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高中周记 > 正文

浅谈幼儿园区域活动指导策略_浅谈历史教学中渗透学法指导的策略

时间:2019-01-15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在进入知识经济的现代社会,终身学习已经成为人们获取高质量生活的必须之道。21世纪真正的文盲,将是不会学习,不会自学的“学肓”。所以,在教学中,教会学生如何自主学习,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学法指导成为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老子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千年古训在今天得到更深刻的诠释。在中学历史教学改革中,我注重把学法指导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下面谈谈自己在学生学法指导方面的几点体会。
  
  一、中学生掌握方法、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
  
  要加强学生学法的指导,首先要了解学生掌握方法与运用方法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根据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相关理论,学生掌握和自主运用方法解决历史问题的基本过程可以概括为:模仿――概括――迁移――探究四个阶段。模仿就是教师现身说法。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在讲解具体历史问题时,把分析问题的相关方法揭示出来,使学生感受某一问题解决的具体思路。概括就是指学生对所学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合理的提炼概括,并加以掌握,能从所学的方法和思路中抽象出一般化的成分。迁移是指能把已掌握的解决历史问题的方法应用到与已解决问题相类似的新的历史问题中去,使新的历史问题得以解决。探究就是指学生尽最大可能地把所掌握的方法,在实践的基础上,经过分析、比较、归纳、慨括等思维加工,形成了适合自己的科学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体系,在解决复杂的历史问题时,成功地运用所学方法并探索出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创造性地解决历史问题及与历史相关的问题。
  
  二、渗透学法的课堂教学策略
  
  课堂教学是教学诸多环节的中心环节,它是师生之间进行信息传递与反馈情感交流和行为相互作用的主阵地,备课中的教学设计需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因而学法指导的成败在某种程度上讲决定于这一环节。
  策略一:创设思维情境策略。
  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有效设疑,引导学生学习。教师的设疑主要指把教材中的重要和关键部分提炼成有一定深度,但又适合学生实际水准的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鼓励学生去争论,同时向学生示范切入问题的角度。在具体课堂操作过程中,教师要摆脱陈旧的一问一答的操作程序,要善于多角度、多层次设计问题,要根据学生的水平差异设计问题。总的说来,课堂教学中我们可采用下列方法创设问题情境。其一、利用新旧知识之间的矛盾。当要引入的新知识与学生已掌握的原有知识发生冲突时,学生就会积极思考,从内心深处产生“要思维”的愿望,进入思维状态,考虑用什么方法致使问题得到解决。其二、运用比较、对比、类比的方法。利用学生已掌握的知识与所学知识进行比较、对比、类比,调动学生进行思考。其三、巧留“空白”确保“思”的空间。教师没置问题以后不要急于把答案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已去思考、讨论,直至得出正确结论。其四、运用多种媒体巧现“历史情境”。教师可以大量运用实物、图片、模型等直观教具或电教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打破刚空界限,再现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教师恰当地设计问题,使学生进人思维状态。
  策略二:展示一般思维过程的策略。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教师若能把教学过程上升到方法论的高度进行,把教法与学法联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对学生学法的掌握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我努力尝试这种方法。在教学中,面对一个一个的历史问题,我不仅仅满足于如何去条理、归纳、概括、总结一共有多少个要点,而且更注意讲“我是怎样想的”,“根据什么想的”,“想到了什么”,“还想到了什么”,“遇到类似的问题应怎样去想”,等等。并努力把自己思维过程与方法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去体味、思考,并在潜移默化中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结果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大大提高。
  策略三: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策略。
  教师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者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者,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必然起主导作用,但教学是培养人的活动,是以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的,因而教学中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只有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切实发挥其主体作用,才能获取能力。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实践中掌握方法,尤其是让学生参与历史主体内容的掌握。教科书当中有一系列历史叙述,这些历史叙述是从浩如烟海的历史文献、文物中选取资料,经比较、考证等研究而形成的表述。这类内容其中含有复杂丰厚的史实背景。另外,教科书当中还有一整套严密的历史概念、历史结论和历史评论,这些内容是历史研究的理性结晶,这两大类内容构成了教科书的主体,更重要的是一个整体。它们之间通常被认为是材料与理论关系,但从教育学、心理学的角度看,是一种思维关系。我们的教学就要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调动自身思维活动,深入到教材的这种思维关系中,把教材内容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思维。
  
  三、渗透学法的课外辅导策略
  
  课外辅导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学生对课堂教学中传授的学法的实践或自我探求学法一般也要在课外进行,因此,课外辅导中点拨和强化学法是学法指导中的又一重要步骤和手段。教师对学生课外学习如何进行方法的指导与点拔呢?
  策略一:提供实践材料,进行方法实践与巩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传授给学生许多实用而有效的学习与思维方法,学生不一定马上就能掌握和运用。因为学生对能力的掌握往往还需要一个实践的过程,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外,要努力给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具体可以向学生提供有关实践材料,让学生反复实践与提高。例如向学生提供预习复习的内容或提纲,提供精选的历史材料或有关学法指导的参考书籍等。
  策略二:在解题指导时加强方法指导。发现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解决问题不仅需要知识、理论,同样需要方法和技巧。而方法和技巧的形成和掌握,需要训练和指导。首先是审题能力的指导。通过指导来提高学生对与习惯表达不一致的已知条件的等效转换能力,对解题起关键作用的隐含条件的挖掘加工能力;排除无效信息,提炼有效信息的扬弃能力等。其次是深刻理解题意的指导。通过指导使学生对问题外露的能分清题型、要求、限制等,对问题内藏的能找准切入角度、分析层次及所用的知识点、理论或历史规律等。再次是指导学生养成反思答题过程的习惯。主要是反思答题是否正确、全面,以此来不断提高学生思维的缜密性、辩证性和创造性。
  
  四、两个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不要只为方法而教学。学生能够把握方法是以对知识的理解为基础的,方法是运用知识的本领。我们主张把方法纳入教学的主体内容,但千万要注意不要单纯为了方法而方法。要知道,方法只是教学一个目的,否则,一节课下来,学生可能仅掌握了一些处理问题的方法,而缺乏对知识的必要的理解。
  第二,不要死记学习方法。死记学习方法,不一定能理解,更不一定能运用,所以说学习方法不是用灌输可以教好的。因此,教师不要让学生死记学习方法,而要诱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体做法是教师应该利用一切机会,甚至尽最大可能创造机会,给学生不可缺少的练习和训练,使学生养成习惯,这种习惯一旦培养成功以后,便不用借助于记忆,也很自然地使方法发生作用了。

标签:浅谈 学法 渗透 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