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广播稿 > 正文

浅论(西方)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与中国武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时间:2019-01-13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中国武术、武术自身及其研究所存在的问题:科学精神的缺乏,人文精神的缺失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将西方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吸纳到中国武术的继承、发展和教育之中,同时也要积极向西方文化展示武术文化的精华。
   【关健词】 科学精神 人文精神 中国武术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编号:11JK0453)。
  
  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中国武术内涵
  科学精神:在英文中,“科学”一是“知识体系”,二是“求真方法”。相应的科学精神:客观性和创造性。创新必须建立在严密的科学方法的基础上。理论创新必须依靠以下两种方法:演绎法(从理论来)、归纳法(从事实来)[1]。
  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2]。在西文中,“人文精神”一词应该是humanism,通常译作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人文精神的基本涵义是:尊重人的价值,尊重精神的价值[3]。一个国家的国民人文修养的水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教育中人文教育的地位和水平[2]。
  中国武术:武术是以徒手和器械攻防动作为基本内容,以拳种方式传习,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技击类体育项目[4]。
  武术自身及其研究所存在的问题
  1.科学精神的缺乏
  中共十七大提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8]。
  文化的存储,一方面是通过语言、文字等符号把它记录和储存下来;另一方面是经由下一代向上一代学习,把文化存储在个体上,个体即是文化的携带者。武术是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武术受中国传统文化“尊师重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等思想的影响,其习练大都是通过体悟来获得。大多珍贵的技术实践和理论知识随着武术老一辈的故去也随之消失。受时代局限所限,武术一些拳种的起源至今还处于牵强附会的解释之中。
  在中华民族对科学精神的艰辛追索中,对科学方法论的探求曾经是一个十分显著的现象。这是因为,在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传统学术的数千年发展中,虽然具备了论辩、证理等证明方法,但均未能达到现代科学方法论的水平。古人在考察或证明一个理念或者观点时,往往是将现象与事实逐条罗列,进行简单类比的评判式议论,而不是深入事物内部,运用归纳、综合、实验等方法对事物的性质进行分析。在传统学术中,曾经出现过“天一,地二,天三,地四……”以及“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等具有数理特征的逻辑归纳和逻辑推理,由于中国传统学术的研究方法、特别是对自然界的研究始终停留在朴素的定性分析阶段,没有前进到精确的定量分析后的本质分析,从而也就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方法论。与中国传统的外在类比不同,归纳分析的特点在于深入到事物内部,在把握事物本质特征即“常寓之德”之后进行归纳。而要把握其常寓之德,就离不开实验和判断推理[5]。由于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方法论,所以,在科学技术日益高速发展的今天,武术的发展及其科学研究也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武术虽然内容丰富,博大精深,但在其历史发展过程及其科学研究中,并没有形成其自己的“学科体系”和相应的科学研究方法。就连本身具有的宝贵的理论和技术实践也没有得到很好的继承。武术的理论研究较少,且大多处于描述性阶段,基本谈不上理论创新。武术的概念、本质、价值、功能及其终极目标现在还一直是众说纷纭。武术的实践研究好多还处于经验总结阶段,也就达不到所谓的创新。有些实践研究的科学性及其科研方法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得到提高。因此,武术本身及其研究急切呼唤科学精神,呼唤武术人及一切喜欢武术的人能用科学的态度和精神去保护和传承、发展武术及武术教育。这样,才能继承和发展真正的武术,真正使武术的功用得以发挥,使武术在建设和谐社会、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方面起到应有的作用。
  2.人文精神的缺失
  中共十七大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8]。
  民族文化是维系我们民族的魂魄。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是强化我们民族个性的最佳途径。在今天世界的全球化发展进程中,民族存在意义应该是民族文化的存在。受中国整体思维的影响,武术各拳种形成了其独特的基本功、拳势、拳架、器械、散手等运动形式及训练方式,形成了以技术为载体的文化内涵。因此,不仅形成了武术外在动作的整体性架构,也形成了其独特的内在人文精神:人身心的和谐、人与社会和谐及人与自然和谐。这也正是武术在现代能够起到人文教育作用的宝贵之处。武术教育与奥林匹克教育所起的人文教育作用是相同的,都致力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但其实现途径及其成熟度是有差异的,这也就构成了二者进行交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但是,这种交流是有原则的,是在坚持本民族文化特色的基础上进行的交流。这是保持文化的多样性所必需遵循的原则。
  当我们谈到教育的时候,无论是教育工作者还是非教育工作者,都有一个同感,我们的教育太缺乏人文了。甚至我们谈到今天的社会的时候,也觉得我们今天的社会太缺乏人文。我们的教育,我们的社会,需要知识,需要技术,需要艺术,但是尤其更需要人文[9]。中国武术的继承、发展及武术教育,也并不尽如人意。现代,在奥运会全球化进程中,以奥林匹克运动为代表的现代体育成为衡量一切民族形式体育文化是否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首要标准,许多民族形式的体育活动在奥运会扩张的过程中被边缘化甚至渐渐消失[6]。由于受西方奥林匹克运动的影响,中国着重于发展类似于西方体操的竞技武术,学校武术教育、教学的课程设置也是以竞技武术为主要内容。且不论竞技武术是否是真正的武术或是武术发展的一种形式,就其技术和理论来说远不能涵盖武术所具有的文化内涵。片面追求西方体育的共性,导致了武术运动本质特点的失落和武术文化特色的淡化和变味。失去了武术的攻防特点,将失去武术运动意识和技术标准的依据。失去了固有文化特色的武术运动,将失去区别于世界其他地区和其他民族武技运动的特征[7]。这种依照西方奥林匹克的标准发展武术的方法是不科学的,如果顺其自然,世界将逐渐失去文化的多元性,从而也就失去了不同文化发展的动力。不能科学、合理地继承和发展武术文化内涵,武术将仅仅表现为技术,从而也就不会有武术中所能表现出的对人身心的修炼,从而使其人文精神价值的实现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因此,武术的继承与发展,不仅是单纯技术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挖掘孕育其中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学习武术技术,真正要学习的也是蕴含其中的文化内涵,从而达到对人的全面培养作用。
  中国武术吸纳西方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
  东西方体育文化大碰撞,西方奥林匹克文化占压倒性优势,而以武术为代表的东方体育文化则处于劣势。武术是审美文化主义的产物(术、艺、道),进入奥运会,二者游戏规则不同。所以,武术的继承和发展不能以西方奥林匹克文化为唯一标准,而是要发扬自身特色,才能在全球文化背景下,才能在文化的竞争中和文化的交融中,表现出文化的自尊、自信和自强。
  那么,我们究竟需要从西方文化中学习什么东西?我们需要学习西方的科学精神,学习他们坚持真理、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精细严密的科学方法。同时我们还要学习西方文化的人文精神[1]。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武术的科学发展,更好地弘扬以武术文化为代表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积极向西方文化展示武术文化的精华
  文化的交融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这样才有利于文明的进步和世界的发展。要在“和而不同”的基础上,加强东西方体育文化的交流。在学习西方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的基础上,我们也要向西方传播中国优秀的武术文化。如武术的以技击性技术为载体所表现出的文化内涵、民族精神及“天人合一观”的整体思维方式等。
  结 语
  文化在相互学习中获得进步,在相互交融中得到发展。时代在飞速发展,落后于时代发展及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武术一定要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学习西方文化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坚持武术科学发展观,弘扬武术的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1]吴光远教授.北京体育大学2007级博士班基础专业课授课讲义.
  [2]陈旭光.21世纪素质教育系列教材――艺术的意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3]周国平教授在国家行政学院的讲演.
  [4]徐伟军.武术的嬗变与发展[J].北京体育大学,2006,29(5):684-686.
  [5]李志英.科学方法论与民族精神的升华[J].论坛,2007,1:17-18.
  [6]任海.北京奥运会与中国体育的和谐发展[J].体育文化导刊,2006,(2):33-36.
  [7]康戈武.从全球化视角探讨武术教育的生存与发展[J].体育文化导刊,2006,10:13-17.
  [8]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0-15.
  作者单位:西安体育学院武术系 陕西西安

标签:人文精神 中国武术 精神 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