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寒假作业 > 正文

_培养中学生自主学习历史教学模式的研究

时间:2019-01-13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培养中学生学生自主学习历史的能力,就是要养成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运用历史思维方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并能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了解我国文化背景,融会贯通。中学历史教学模式中对学生能力培养的着眼点应是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如何在初中的教学中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历史的教学模式,是每个教师都应积极研究、尝试和探索的。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模式;自主学习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历史是一个民族的记忆,是一个民族对自己的精神的定位,回顾历史的长河,历史是我们生活的一面镜子;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历史上的每一天,都是喜忧参半;可以了解历史的这一天发生的事件,借古可以鉴今,让我们可以少走弯路,历史是不能忘记的……
  历史在初中向来是不受学生欢迎,或是很多学生没有意识到学习历史的重要性,或是老师昏天暗地吹牛照着课本念,学生过后什么也不记得。这种教学模式是不可取的。在现代教育中,其特征之一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要确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须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从而促进教学民主化和个性化,培养中学生自主学习历史的能力和提高中学生的历史综合能力。
  教师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既要突显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又要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发挥。要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让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了解我国发展历史,了解我国文化历史,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灵活运用所学到的知识,教师要努力寻求学与教之间的动态平衡。让学生自主学,并学会运用所学到的知识的教学目标是不会变的。因此,教师必须创设一种良好的教学模式。
  二、研究目的
  1、理论意义在于:
  (1)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2)有效构建高效质的中学历史教学模式。
  (3)适合“新课程课堂教学优化体系”。
  2、实践意义在于:
  (1)有利于新课程改革在中学的顺利实施。能更加关注学生的发展,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多了解我国历史,从而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2)组织、实施有效的教学模式策略研究,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使其有效地提高自身的发展和学习能力,能更加适应现代及未来社会的需要。
  (3)能帮助教师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优化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模式和能力,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和素质的提高。
  三、研究主要方法
  我在几年来的历史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中,也经历了多次的曲折和反复。从中认识到要让学生在教学中能真正发挥主体作用。教学模式恰当与否,是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原因之一。教师有渊博的知识、满腹经纶,若无优良的教学模式,不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那么这堂课的教学是失败的。教师作为授业者,应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兴趣,从而对学生引出问题,然后解决问题,这样才能达到教学的高效率,所以教学的主要方法如下:
  1、构建一个师生互动、共同参与课堂活动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乐学、愿学。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在上课的时候总是滔滔不绝的说着,没有关注到学生的接受能力,没有了解学生的认知规律,没能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自主性和主体地位,使学生对学习历史不感兴趣,甚至认为看书就可以了。有的学生认为听老师照书念是多余的,还不如自己看书,学生把学习历史当成了负担,当成了苦差事。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不注重学生的主动去思考、主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要想让学生摆脱这种被动学习的局面,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模式中有所改变。努力构建一个师生互动、共同参与课堂活动的教学模式。
  教师应多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课外知识和丰富、合理的想象来了解历史。教师可以从电视剧、电影、动画等方面入手,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让学生能课前自主预习课文,通过阅读课本、同学间相互交流、查找课外资料、网上查找等多种途径进行整理搜集。在讲课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及时点拨、指导、适时鼓励。让整个教学过程所有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这样,学生通过亲自参与、亲身体验,缩短了与史实的距离,加深了对课文知识的理解,对比较枯燥的历史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2、 启发教学、引导学生深入质疑。
  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善于质疑,深入思考问题,独立探寻问题的答案。让学生在教师画龙点睛的引导下,主动综合史实,提炼要点,反思历史,揭示教材的隐性知识,发展自己的质疑能力,促进思维腾飞和创新,从而达到理解历史,形成能力的目的,这样做,有利于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师生关系的融洽,有利于历史教学的经世致用。
  3、 激发兴趣,增强学生主体意识。
  中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会对学习表现出高度的自觉性、积极性和持久性。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推动学生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它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创造冲动,“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学习动机的激发、学习欲望的产生,都是形成和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条件,这些主体性学习构成的重要因素都是以兴趣为基础,兴趣是主体性学习的一块重要基石。
  4、教师指导互动交流,促进自主学习。
  教师指导学生深入探究学习,规范自学成果。教师的作用就是点拨、补充、评价。调控好本堂课的展示的进度,环节紧凑。学生自己能学会的、学生之间互相帮助能学会的,都不需要讲。让学生自主学习,体会自主学习的乐趣。
  四、研究内容
  1、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学生的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的,我们教师应结合中学生对历史的理解程度,联系生活,借助图片、故事和语言导入新课。出示本堂课的学习目标,从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效益出发,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确学习的重点。关注教学的情境设计,从而提高中学生对历史的自主学习能力。
  2、出示自学目标。
  在课堂上的自主学习,主要是结合教师教案的内容学习,让学生了解本堂课的主要目标,完成教学“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等目标。
  3、学生学习方法的多样化。
  新课程改革后,特别强调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变。在中学历史中,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教师应多关注学生学习方法的多样化,有效地介入学生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学会独立式学习、合作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等等,使其获得最大的学习能力。
  4、“新”技术与“老”技术相结合。
  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计算机和网络成为了推动教学发展和促进教学改革的学习技术。在课堂上,教师应思考如何将多媒体作为学习历史的重要方式,如何开发多媒体,如何合理运用“新老”技术,为学生提供各式各样的学习平台。
  5、课堂语言精炼。
  语言是教师的基本功。在课堂上教师的语言表达与本堂课的教学效果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学历史教师在讲授时,用词要恰当、通俗易懂、富有科学性、准确生动、逻辑性和启发性。课堂上语言的速度也要注意。讲得太快,学生的思路跟不上:讲得太慢,学生厌烦、精神不振,甚至提不起精神。授课的语调还要抑扬顿挫,这将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深刻理解和对历史艺术的美的欣赏。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能简单理解为由教师来“教”学生,而应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应具备较全面系统的学习和研究能力,更为关键的是教师要把这些能力通过教学模式幻化成为使其与学生互动的过程,逐步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能力,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同时,“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教师要鼓励学生超过自己,并以此为荣,让学生能站在老师的肩膀上,摘取更丰硕的成果。

标签:教学模式 中学生 自主学习 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