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六年级周记 > 正文

延安整风:周彻底臣服毛_论思想革命意义上的延安整风运动

时间:2019-01-2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收稿日期】2012-03-01?    【作者简介】齐卫平(1953― ),男,浙江慈溪人,现为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首席专家。主要学术方向:中共党史党建研究、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和政党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0JZD0001)。
   ?
  【摘 要】延安整风运动所表现的思想价值贯穿于整个延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历史上留下深远影响。延安整风运动是基于党对自身历史方位的深刻把握而开展的一场思想革命。延安整风运动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题鲜明地表现了高度的政治醒悟和思想自觉。从思想革命的角度看延安整风运动的意义,最突出的贡献是确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党的思想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延安整风运动结出的一系列成果,都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题思想紧密相关。延安整风运动形成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显示了党在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作风、弘扬了马克思主义创新精神。延安整风运动缔造了延安精神,延安精神光彩了延安整风运动。
   ?
  【关键词】思想革命;整风运动;延安精神?
  【中图分类号】D2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0351(2012)02―00110―05?? 1942年开展的延安整风运动至今已经70个年头了。时光流逝,岁月推移,延安整风运动在党的历史上依然光彩照人。毛泽东当年评价它是“做一件建设党的事”,延安出版的解放日报社论称是“我党思想上的革命”。[1]232,208从思想革命的角度审视延安整风运动的历史价值,对于新形势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具有现实的启迪意义。?
   一、延安时期党的历史方位与思想革命的缘起?
  党史学者关于延安整风运动开展的背景已有深入研究,许多成果论述很清楚。笔者以为,认识这场运动的深刻性,还必须将它与整个延安时期党的历史方位相联系。一般所说的延安时期是指1935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随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吴起镇(今吴旗县),到1948年3月23日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在陕北吴堡县东渡黄河,迎接革命胜利期间中共中央在陕北的13年。延安整风运动只是期间发生的一个事件,但它所表现的思想价值和历史意义则穿越前前后后,贯穿于整个延安时期,在党的建设历史上留下深远影响。?
   延安时期是党的历史上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发展阶段。它的特殊意义主要表现在:从国内情况看,经历了从土地革命时期国内战争向抗日战争时期民族战争的转变;从党的情况看,其自身经历了中央苏区革命根据地丢失后的战略大转移;外部环境则经历了共产国际解散的变化。这些情况促使延安时期党的历史方位发生新的变化。以历史文献为依据,延安时期党的历史方位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已经从党的事业受到重创、党员人数锐减的情况下走出来,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大党”。中共中央驻扎延安标志着党的发展开始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延安时期之前党的事业遭遇严重挫折,组织元气大伤,规模急剧缩小。一般统计,党中央到达延安时全国仅有党员4万人左右,1940年党员人数发展到80万,1945年中共七大召开时达121万。延安时期大党规模的初具显示了其在艰难环境下崛起的强大生命力。?
   第二,已经成为对中华民族具有强大号召力和凝聚力的党。抗日战争使中国共产党广泛而深入地融合到人民群众之中,以鲜明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正确的抗战路线树立起党的威望。“我们党在中国政治生活中已是一个能起决定作用的力量”,[1]644 “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解放的急先锋”、“是中华民族解放斗争的灯塔”。[2]113广大人民群众通过民族战争的检验重新认识了中国共产党。?
   第三,已经成长为完全独立自主的政治上成熟的党。“中国共产党经过将近二十年的斗争,已经是一个成熟了的党”。[3]198虽然在较长时间里党接受着共产国际的领导,但实践锻炼了它独立领导革命的能力。1943年5月共产国际宣告解散,中共中央发表决定指出:“很久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即已能够完全独立地根据自己民族的具体情况和特殊条件,决定自己的政治方针、政策和行动”,“共产国际的解散,将使中国共产党人的自信心与创造性更加加强”。[2]317-318?
   第四,已经是一个从思想、组织和力量配置上着手“准备胜利的党”。延安时期是党领导革命走向胜利的转折阶段。与井冈山斗争的革命时期不同,延安不仅是党中央的所在地,而且也是全国革命的中心。杨家岭一带健全的中央机关设置、向全国各地选配输送干部,以及对国内战争全局的部署和形势发展的掌控,都可以看到党已经在为赢得革命的胜利作准备。?
   以上表明,党对自己所处的历史方位有非常准确的把握,对新征程的使命担当有十分清醒的认识。开展延安整风运动,就是从这样的历史方位出发,以思想革命的建党方式,使党的面貌焕然一新,为中国革命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基于延安时期党的历史方位认识延安整风运动,其思想革命的意义并不局限于1942年展开的一次教育活动。在此之前,于1938年底掀起的党内学习运动,是这场思想革命的先导。毛泽东在该年10月召开的六届六中全会上发出了“来一个全党的学习竞赛”号召。延安随即成立了干部教育部。1939年5月20日毛泽东对在职干部教育进行动员,强调了加强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1940年1月3日和20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先后发出《关于干部学习的指示》、《关于在职干部教育的指示》,10月20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作出《关于提高延安在职干部教育质量的决定》。1941年5月19日,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上作报告,首先提出了反对主观主义的问题。7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8月1日,毛泽东起草了《中共中央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9月26日,中央书记处决定在延安及外地各重要地点成立高级学习组织,侧重研究党的历史。11月6日,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上发表演说提出了反对宗派主义的问题。这一系列指示和决定都为延安整风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1942年2月1日,毛泽东作“整顿党的作风”报告,提出“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的任务,引出了整风运动的主题。4月3日中共中央宣传部部署整风运动的文件诞生。整顿三风先是在延安的范围,从4月到6月短短3个月内,延安参加的人数达10098人。6月8日,中央发出指示,将整风运动从延安推向全党。1943年4月3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继续开展整风运动的决定》,规定再用一年的时间全党开展整风运动,并要求各地“灵活地运用延安经验,着重于自己创造经验”。延安整风运动不仅延续到1944年,而且对中共七大和以后党中央在延安的实践都产生着重要影响。?
   由上可见,延安整风运动其实不是一个单独孤立的活动,而是一个贯穿于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前半期党的思想建设整个过程的事件,在延安时期的十三年中占了很重的分量。因此,只有联系延安时期党的历史方位,才能对延安整风运动的缘起形成全面认识,才能对延安整风运动的思想价值和历史意义达至深刻理解。?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延安整风运动的主题?
   作为一场深刻的思想革命,延安整风运动解决的最根本问题是什么?就是如何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这是党成立后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20年革命实践的一次历史反省。延安整风运动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题鲜明地表现了高度的政治醒悟和思想自觉。?
   中国共产党创建以后,中国实践的过程也是检验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有效性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党结合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情进行的探索,在理论和实践上对马克思主义某些原理进行调适和改变是必然的。例如,中共二大区分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第一次大革命时期研究中国社会各阶级、思考无产阶级革命领导权、确定统一战线策略等等,都是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运用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的体现。但是,在党成立后最初一段时间里,这些探索更多地还是出自参与革命运动的实践自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自觉尚未形成。?
   如何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是在中国革命实践深入发展中提出的问题。从某种角度看,1927年革命形势的剧变使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中国的实践形成两种不同的路径。一条是教条主义的路径,机械地从马克思主义书本知识出发,以固定的经验和既有的原理指导中国革命,“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曾使中国革命几乎陷于绝境”。[4]825-826另一条是探索创新的路径,坚持从本国国情出发,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寻找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实践,赋予马克思主义以中国化的特征。这两条路径不仅发生了思想上的分歧和冲突,而且导致了实践中发展与受挫两种不同结果。20世纪30年代初,当中央红军失败和农村革命根据地丢失的事实发生以后,血的沉重代价引发了两种路径是与非的党内思考和争辩。遵义会议上中央领导人的变化,意味着初步的结论已经形成,毛泽东领导地位的确立,表明对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创新路径的肯定。然而,事实表明事情远没有这样简单,思想意识上的问题不是通过一次会议和改变领导人就可以解决的。?
   要扳倒照搬书本原理的教条主义路径,在当时很不容易。首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苏联革命为榜样,是中国共产党人遵循的基本原则,走教条主义路径在思想逻辑上不犯错误,理论观点上则更容易迷惑人。其次,党内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总体不高,能够说出一点马克思主义条条道道的人不多,理论家有着较高的威望。再者,党内高层领导人中有一批曾受训于莫斯科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系统的知识学习使他们在党内具有某种优越感。因此,虽然惨痛的教训摆在面前,但如何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却仍然存在着认识上的障碍。中国共产党探索创新路径是从山沟里一步步走出来的,要承认它符合马克思主义,许多人的思想一下子转不过弯来。史实告诉我们,1927年国共合作破裂后的相当长时间里,毛泽东在农村开辟革命根据地的实践在党内受到许多质疑,因而也就处于少数地位。1944年7月14日英国记者斯坦因曾向毛泽东提问:“你是否有曾因处于少数地位而使你对某个问题的主张得不到实行的情况?”毛泽东回答:“是的。我自己曾经有过处于少数地位的情况。在这种时候,我所能做的只有等待。但在近些年,这种情况就非常少了。”[5]397这里,毛泽东以一种自嘲的语气表达了对党内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期待。不仅党内如此,对于“山沟里的马克思主义”,共产国际也一直不予认同。周恩来在延安作报告时说:“一九四○年我到共产国际去,共产国际的领导同志都还担心我们离开工人阶级太远了。我说我们在农村里经过长期斗争的锻炼,有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完全可以无产阶级化。共产国际的一些同志听了之后大哗,不以为然。”[6]178-179在一些人的思想上,习惯性地认为马克思主义不可能出在山沟里,革命只限于城市,不可能在农村成功。这样的认识障碍不排除,遵义会议实现的历史转折就可能半途而废,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很难依靠个别领导人的改换而牢固下来。?
   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萌生于开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实践。以《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著作为代表的实践思考成果,最先展露了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动向。1930年他发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其中对教条主义的批评已经包含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思。1938年10月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鲜明地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他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7]534此后,围绕这个命题,毛泽东在延安整风运动之前反复进行了阐述。1939年10月,毛泽东为延安出版的《共产党人》杂志写发刊词,“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理解”,对党创建以来的历史进程、党的建设基本问题以及经验进行阐述和总结。1941年5月,毛泽东在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年,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日益结合的二十年。”[8]795延安整风运动就是沿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主题而演变成为一次思想革命。?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树立科学的党性和文风。延安整风运动中,学风、党风、文风的建设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而反对主观主义排在首位,毛泽东在“整顿党的作风”报告中说是“第一个重要的问题”。学风问题之所以这样重要,毛泽东说得很清楚:学风和文风也都是党风,但“学风问题是领导机关、全体干部、全体党员的思想方法问题,是我们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问题”[8]813,这就点出了学风建设的本质。在延安整风运动期间,毛泽东最重视并且讲得最多的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他指出:马克思主义“是领导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走向胜利的科学”[8]820,联系实际的理论才是科学的理论,“能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教员,才算好教员”[9]374。毛泽东强调:“主观主义是一种不正派的学风,它是反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它是和共产党不能并存的”,[8]812-813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态度是“在各方面作出合乎中国需要的理论性的创造,才叫做理论和实际相联系。”[8]820由此确立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之统一的观点,是延安整风运动显著的成效。?
   从思想革命的角度看延安整风运动的意义,最突出的贡献是确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党的思想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将思想建设放在首要位置是党的建设一条宝贵经验。毛泽东最早提出这个问题。在开创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践的初期,毛泽东就感觉到党的建设碰上了一个难题:共产党置于农村的环境,党员成分几乎以农民为主,如何保持党的无产阶级先进性质?1928年11月他在《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就指出:在农村环境下“‘斗争的布尔什维克党’的建设,真是难得很”,“我们感觉无产阶级思想领导的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边界各县的党,几乎完全是农民成分的党,若不给以无产阶级的思想领导,其趋向是会要错误的。”[10]74,77这是将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首要位置的最早思想来源。后来的实践证明,克服非无产阶级思想对党的影响,是党的思想建设的核心问题。1945年中共七大会议上刘少奇指出:“我们党的建设中最主要的问题,首先就是思想建设问题,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无产阶级的科学思想去教育与改造我们的党员、特别是小资产阶级革命分子的问题,就是和党内各种非无产阶级的思想进行斗争并加以克服的问题。”[11]327这里,刘少奇强调思想建设的基本精神就是延续了1928年毛泽东强调的观点,延安整风运动的实践就是将克服非无产阶级思想具体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延安整风运动结出的一系列成果,如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理论联系实际优良作风的提炼、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确立,都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题思想紧密相关。?
  三、延安整风运动与延安精神?
  延安时期铸造的延安精神留下历史光芒,是党取之不尽的财富。从狭义上说,延安精神具有特定的时代内容;从广义上说,延安精神又凝结着延安时期整个历史实践的思想精华。延安整风运动展现的思想革命价值,是延安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会长马文瑞认为:经过延安整风运动至党的“七大”的召开,延安精神正式形成。延安整风运动缔造了延安精神,延安精神光彩了延安整风运动,宏扬延安精神不能忽视延安整风运动。?
   党中央领导人关于延安精神有很多阐述。2002年3月江泽民在陕西考察工作时指出:“延安精神体现了我们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体现了我们党与时俱进的思想风范,体现了我们党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优良作风,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一往无前的奋斗精神。”2006年1月29日胡锦涛在延安考察工作时指出:“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集中体现,是中国共产党人崇高品德和伟大情怀的集中体现。”一些研究者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以及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等方面概括延安精神的具体内容。这些关于延安精神的论述和阐释都与延安整风运动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延安整风运动形成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既体现为党的优良作风,又构成党的科学思维,从而具有思想路线的定位。毛泽东在延安整风运动过程中,对实事求是的科学思维作了十分精辟的阐述。1941年12月底,毛泽东指示延安创办的中央党校校训为“实事求是,不尚空谈”,并挥笔题字“实事求是”。他指出:“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这是一切共产党员所必须牢牢记住的最基本的工作方法。”[12]1308延安整风运动的顺利开展以及取得成效,首先归因于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可以说,整个延安时期党内思想分歧的解决,依靠的就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延安整风运动中党员和干部得到的最显著收获,就是形成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科学思维。延安整风运动“要有最大限度的实事求是的精神”,[1]278延安精神是建立在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基础上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促进了党的思维科学化,在延安精神中具有统领性的意义,延安精神所表现的所有特征都与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紧密相连。传承延安精神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延安整风运动显示了党在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作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就是通过延安整风运动而完整概括出来的。这三大优良作风无疑是在长期革命实践中培育起来的,但延安整风运动的开展对三大优良作风的凝练和概括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理论联系实际贯穿于延安整风运动的始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题思想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被牢固树立起来。延安整风运动倡导自我批评,使党内民主得到发扬。自党成立以后,以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开展党内教育在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作为一种优良作风,它与延安整风运动有着直接的关系。紧密联系人民群众是延安整风运动强调的党的宗旨。党中央领导开展这样一场全党范围的思想教育运动,目的就是要建设一个服务于人民群众的马克思主义先进政党。刘少奇在党的七大会议上对党的群众路线作出详细的阐述,与延安整风运动经验的总结也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因此,邓小平曾指出:“我们党很完整的作风,经过延安整风已经建立起来了。”[13]160延安精神是党的优良作风的浓缩,延安整风运动为塑造延安精神作出了贡献。?
   延安整风运动弘扬了马克思主义创新精神。延安整风运动本身就是一次创新实践,正如党中央指出的:“整风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的一个重要关键”,“是二十二年来我党历史中一个大的创造事件。”[2]274首先是党内思想教育方式的创新,全党范围文件学习、历史研究、经验总结、思想交锋相统一的方式,在马克思主义党建史上是一个创举。其次,是对中国革命道路创新的肯定,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被全党所接受。第三,延安整风运动结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成果,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树立起来。中共中央宣传部在发布的指示中指出:整顿党的作风目的是要提倡创新,“夸夸其谈,长篇大论,引证抄袭,毫无创见,模仿一套,到处运用,这样就束缚党员思想,失去生动活泼的气象,失去对新鲜事物的感觉。”[1]82 “要转变领导方法,建立新的工作作风,就必需富于创造能力,发扬干部和党员大胆创造事业的精神。”[2]32-33延安整风运动以创新精神开创了党的建设科学化的路径,为延安精神刻上了鲜明的标记。?
  参考文献:?[1]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9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
  [2]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20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
  [3]陈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
  [4]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
  [5]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21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
  [6]周恩来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
  [7]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
  [8]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
  [9]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
  [10]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
  [11]刘少奇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
  [12]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
  [13]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 郭彦英]
  Yan"an Rectification Movement as Ideological Revolution: Commemorating? the 70th Anniversary of the Yan"an Rectification Movement?
  QI Weiping?
  (Department of Politics,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Minxing, Shanghai 200241)?
  Abstract: The ideological values manifested in the Yan’an Rectification Movement permeated the entire Yan’an Era and left far-reaching effects in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s party building history. Yan’an Rectification Movement is an ideological revolution carried out on the basis of the Party’s profound comprehension of its own historic position. Yan’an Rectification Movement’s theme of adapting Marxism to Chinese conditions clearly indicates high degrees of political awareness and ideological consciousnes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n ideological revolution, the most prominent contribution of the Yan’an Rectification Movement is that it confirms a significant position for adapting Marxism to Chinese conditions in ideological building of the Party. The series of achievements of the Yan’an Rectification Movement are all closely related to the theme of adapting Marxism to Chinese conditions. The Yan’an Rectification Movement brings forth an ideological line of seeking truth from facts, embodies the Party’s fine style formed in practice, and carries forward the innovative spirit of Marxism. Yan’an Rectification Movement creates the Yan’an spirit that in turn glorifies the former. ?
  Key Words: ideological revolution; Rectification Movement; Yan’an spirit
  

标签:整风运动 延安 革命 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