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礼仪 > 正文

[思想品德有效教学课堂的构建]实施有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心得

时间:2019-01-16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在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后,引起了世界各国教育学者的关注。人们逐渐意识到,教学不仅是艺术,更是科学。即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如何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有效性?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 切实转变观念,做有效的思品教师
  思品教师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建立亦师亦友的新型师生关系。在《国外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一文中,师生之间的交往被看作是影响教学有效性的一个关键因素,因为学习是一种主动的、合作的建构过程,师生之间的互动,是开展课堂教学的基础。所以,有效思品教师,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与学生建立一种亦师亦友的关系。
  课堂教学效益观非常强调教学交往的有效性,良好的教学效果取决于师生间良好的交往,“目中无学生”与“目中只学生”都是不恰当的,我们提倡一种健康的、富有创建性的、既能体现教师权威与纪律,又能体现平等与关爱的师生关系。教师作为一个“学习的参与者”,在教学过程中要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提高;教师作为一个“引导者、促进者”要起到引导、促进学生体验的作用;教师作为一个“指导者、领导者”,要艺术地把握课堂教学过程的走向、引领学生发展的方向;教师作为一个“合作者”,应在与学生的交往中,忘记自己是老师,而把学生视为志同道合的朋友。而同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是为学服务的,教不可以统治学,也不可以代替学,教师的教要启发学生的学,引导学生的学。教师组织课堂教学不应从教出发,而必须从学生的学出发。教师作用于全班所有的学生,学生既向教师反馈,又与同学交流,形成了思想、知识、情感、能力交流的网络。此过程是师生展开对话、理解而达成“你―我”师生关系的过程,是一个多向互动、动态生成的过程,是一个体验的过程,是师生双方在体验中共生共长的过程。
  二、 精心设计,创设有效问题
  没有问题的思品课堂是苍白无力的。但是,问题设计必须克服虚伪和形式主义,即问题设计的目的不仅要推动“教”的程序,更重要的是要推动“学”。
  首先,问题设计要有思维含量,能够引导学生联系实现,体验生活。例如,在分析合作的意义时,结合设计情景《选择合作伙伴》设问:“你认为该拒绝还是该合作?怎样拒绝或合作?”。很多学生都懂得“合作能够实现双赢”的道理,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总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无法与人实现合作。所以,不能死板向学生灌输“一定要合作”的观念,而是让学生在结合情景、联系生活的过程中,亲身体验生活的多种选择以及所带来的后果。
  其次,问题设计要发挥各种思维模式的作用。一是反向设计,打破常规思维。例如,学习《人最宝贵的是生命》,探究珍惜生命的必要性时,可以设问:“我们要保护我们身边的生命,是否也要保护害虫的生命呢?”。二是矛盾设计。例如,在探究文化习俗多样性的形成原因时,可以设问:“中国的端午节会起源于法国吗?美国的感恩节会起源于中国吗?”从而激发学生追根溯源的热情。
  再次,问题设计要做到语言简炼,适当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比如设问、反问、夸张等。例如,《相逢在花季》关于异性交往的教学内容可以设问:“假如这世界没有男生……假如这世界没有女生”。再如,在讨论“正确把握宽容友善”时,可以设问:“朋友之间需要宽容、谅解,那是不是在任何情况下,对任何事情都要宽容和谅解呢?”
  好的问题设计能够激发学生活跃和扩展思考能力,也能体现教学内容的衔接性和多样性。
  三、 关注生成,追求课堂的有效性
  1. 营造民主氛围,尊重学生的学习权。
  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是一个认知和情感交相融合的过程,是一个让学生主动体验的过程,需要教师要营造出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就必须在课堂中贯穿民主教学的思想风格,即尊重学生人格,对学生充满信任和理解,正视学生差异,对学生的见解要耐心听取,积极引导并吸收学生的合理建议,了解学生的想法和需求。有经验的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总是倾注着爱和尊重,努力创设和谐的情境。用微笑的表情、期待的眼神、温和的语言、饱满的情绪去感化学生,使学生觉得老师和蔼可亲,以教师的乐教促学生的乐学。
  2. 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激活学生的思维。
  心理学家罗杰斯曾指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其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因此老师要善于激励学生参与课堂、投入学习。
  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发现问题,学习才有兴趣,才会主动。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大胆质疑,发表不同意见,引导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注入活力,既激活了课堂气氛,又利于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个性的培养。
  3. 及时推动生成,激发课堂活力。
  没有生成的课堂是不精彩、低效的课堂。 “生成性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亮点,它解放了教师、解放了学生、解放了教材,照亮了课堂,使课堂教学焕发出了生命活力。生成性也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难点,课堂开放了,生成了,就会出现‘无序’的状态,从而对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果说,传统课堂把“生成”看成一种意外收获,那么新课程则把“生成”当成一种价值追求;如果说传统课堂把处理好预设外的情况看成一种“教育智慧”,新课程则把“生成”当成彰显课堂生命活力的常态要求。
  关注课堂生成,必须尊重学生的学习权。在“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教师要正确面对学生的错误。只有出了错,课堂才能生成。
  (陈占万 江苏省建湖县上冈实验初级中学 224700)

标签:思想品德 构建 课堂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