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设问句 > 正文

教学经典,当怀敬畏之心_心怀感恩作文

时间:2019-01-16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话得从《西游记》和《红楼梦》这两部新近再度被翻拍搬上荧屏的古典名著说起。新版《西游记》中,白骨精至情至性、为了友情为了爱情不惜牺牲自己,最终终成正果。新版《红楼梦》中,导演更是让全中国人心目中那个冰清玉洁的林妹妹袒肩露背而死。两部电视剧对经典的大胆颠覆,招来的骂声自然要远比喝彩多,我当然对这种恶俗化经典的做法也无法苟同。
  不过,我想得更多的却不是电视剧如何愚人眼球,而是想到了我们的语文课本。在我们的语文课本上同样也存在着很多的经典作品,我们是怎样对待它们的呢?有没有也似这般随意曲解甚至彻底颠覆的现像出现呢?
  于是我又想到了北京外国语大学某副教授在博客上发文要求删除课本中朱自清的散文名篇《背影》的事,他的理由是“父亲跳下月台横穿铁道去买橘子”不但违反了交通规则,而且“是不理性和实用主义的一个表现”。《背影》在我们的语文教科书上存在了很多年,多少老师和学生曾为它质朴规范的文法而折服,更因它感人肺腑的父子深情而动容。现在我们要否定它,仅因为“违反交通规则”,以及那个莫须有的“不理性”与“实用主义”的帽子,是不是有点太荒唐了。
  而这种荒唐远不止存在于教授的博客上,更经常出现在我们好多一线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中。
  课堂实例一:蒲松龄《狼》的教学。
  师:这位屠夫杀了两只狼,使自己化险为夷,我们在赞美他的勇敢和机智的同时,对他的行为有没有别的什么看法呢?
  生1: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他不应该对野生动物痛下杀手。
  生2:对,按现在的法律,他是要受到处罚的。
  生3:其实,狼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好品质,比如团结、懂得感恩、重感情、爱护幼崽。我们应该尊生一切生命,与他们和平共处。
  ……
  课堂实例二:《愚公移山》的教学。
  师:有人说,要解决愚公一家的困境,还有另外一种更好的方法,就是搬家,大家认为呢?
  生1:我觉得应该搬家,因为搬家工作量小,易于实施,效果显著。
  生2:我也赞成搬家,因移山要费时费力,而且连累了他的后世子孙跟着吃苦受罪。
  生3:愚公挖山不止,是会破坏生态环境的。
  生4:愚公真的很“愚”。
  ……
  还有,鲁提辖草菅人命,陶渊明没有社会责任感,田忌违反规则、胜之不武,等等等等。我已不用多举例,只这些就足以另人触目惊心,如果都像这样,有多少经典能经得起糟踏。
  经典之所以为经典,一是因为从审美的角度看它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比如它文法规范,它准确而深刻的诠释了某一个民族某个时代人们对生活的理解;二是因为它的思想震撼人心,它是一个时代人类的智慧与思索的结晶。也就是说,文学经典包含了前人的经验,凝聚了前人的知识,反映了前人的思想,传递了前人创造的文化,显示了前人的审美水平。因此,对经典,我们必须怀有一颗敬畏之心。
  敬畏经典,首先要尊重作者。
  任何文学作品,都有其创作主体――作者,而作者在进行文学创作时,必然是以自己的直观感受、情感体验为依据的。所以,当我们翻开一篇篇经典课文时,我们所面对的,绝不仅仅是冷冰冰的文本,而是“有血有肉”的生命的再现。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作者情感和智慧的结晶,是作者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反映。同样,我们的阅读过程,其实就是借助一个一个文字与先贤对话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会被凝结在文本中的情绪所感染,欢欣着作者的欢欣,感伤着作者的感伤。
  经典,就是经典的创造者们在现实社会的代言。只有充分的尊重作者的经历和遭遇,尊重作者的思想和情感,我们才可能真正理解经典的意义所在。
  敬畏经典,还得要尊重作品产生的那个时代。
  任何经典都不可能产生在真空中。既然经典是由人创造的,而人又是生活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社会形态中的,那么经典自然也会打上鲜明的时代烙印。它所反映的是它产生的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人们的思想和意识、人们的智慧和情感。当我们去解读它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考虑当时人们的认知水平、人们的价值观和审美观乃至人们普遍的生存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对经典有客观公正的评价,才不至于对经典生出一些无端的指责甚至批判。
  当我们的学生批评愚公破坏生态环境时,我们的教师可曾引导他们看一看,如今的人们又有多少在环境问题上真正的觉悟,何况是两千多年前的一位老者呢?当我们的学生指责陶潜没有社会责任感,只知消极避世时,我们不防同他们一起翻一翻史书,深入了解一下我们这们这位大诗人所处的那个世界是何等的污浊不堪,百姓的生活是保等的水深火热,这又岂是一芥书生所能改变得了的。陶渊明能从腐败的官场及时抽身已是大智之举,我们还能要求他什么呢?
  也许,用今天的眼光审视经典的确是一种角度。但毕竟它产生的那个时代和今天有些距离,如果我们非得处处拿现在的标准来衡量它,那不但会掩盖了经典所应有的光辉,而且简直就是吹毛求疵了。
  敬畏经典,关键是要尊重文本自身的价值取向。
  一个经典的行成绝非是偶然或者是随意的,它一定是经历了无数道目光的审察和筛选,“淘尽黄沙始到金”。它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负载着人类几千年文化遗产的精髓,具有不容质疑的典范性。因此,经典文本自身所具有的价值取向必然是被历史认同的,其中包含的“真”、“善”、“美”,对学生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再者,文化是有传承性的,而文化的传承不正是依靠这些经典作为载体而实现的吗?因此,任何妄图歪曲、甚至颠覆经典的想法与做法都是不对的。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言。做为教师,我们应该在自己对经典心存敬畏的基础上,教会学生对经典心存敬畏。惟其如此,才会对学生自身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乃至民族文化的传承发挥积极的作用。
  (许小秋 江苏省江都市吴桥中学 225232)
  
  

标签:之心 敬畏 教学 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