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实施方案 > 正文

[小学数学课堂中结构化教学初探]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

时间:2019-01-15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真正目的,在于发展学习系统,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具体而言,即为发展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智力结构体系、能力结构体系和学习心理品质结构体系,造就德才高度和谐统一的人才。现代科学的进步,业已向传统的教学观念、内容和方法挑战,毫无遗漏地将大量网罗式知识平铺直叙地传授给学生的时代已大势所去,而精选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教法使其结构化势在必行。小学数学教学已处于由大量识记无迁移能力的呆板知识转入培养学生自我汲取知识、提高其全方位专业素质的教育阶段。
  
  
  一、 结构化教学的提出
  
  认知心理学家指出,学习过程是认知结构的组织和重新组织过程。然而,认知结构的组织和重新组织是由科学知识结构体系的内化和活化来实现的。所以,认知心理学家既强调原有认知结构的作用,也强调学习材料本身的内在逻辑结构,认为具有内在逻辑结构的材料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新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新知识在学生头脑中才能获得新的意义。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一门科学知识,实质上是掌握这门科学的知识结构体系。从素质教育的角度讲,学生学过的具体知识可能很快遗忘,但其思想方法潜移默化地影响,却让学生终生受益。在能力的培养中,应强调学生对知识的迁移价值。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告诉我们,任何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知识基础上进行的,不受原有认知结构影响的学习活动是不存在的。为了提高教学效益,教师必须教给学生课程的基本结构,实施结构化教学。结构化教学是迅猛发展的现代社会对中小学生学科的一个教学需求。结构化教学还重视结构化知识的整体呈现,在学科教学中呈现结构化的知识,引导学生对学科知识进行整体感知、理解和把握。
  
  
  二、 结构化教学的意义
  
  1. 结构化教学注重课前准备的教材分析,对于此堂课涉及到的教学内容处于教材的什么地位和作用,都能了然与心。
  2. 结构化教学注重知识的承上启下。众所周知,任何人在学习新知识时,旧知识总是要参与其中的,用已有的知识学习新知,既提高了课堂教学的科技含量,也消除了课堂上的无效空间,减少了学生的学习障碍。对于旧知识有所复习,对于新知识能够形成正迁移,容易理解,而且对于各年级的衔接以及学生的终身教育都有帮助。
  3. 结构化教学能够使学生形成学科学习网络,能使学生把旧知识与新知识联系起来,便于学生记忆。实践经验表明,学生如果能够根据一定的逻辑顺序对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编码,使其形成结构化的知识体系,那么这种知识不仅有利于理解而且还便于记忆。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有过深刻的论述,他认为学生“获得的知识,如果没有完满的结构把它联在一起,那是一种多半会被遗忘的知识”。由此我们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特别是在复习提高中引导学生认真整理所学数学知识,沟通知识之间的纵横联系,使它们形成数学知识结构,是实现数学知识更好保持的重要途径。整理数学知识使其结构化,可根据所学知识的范围和复习的需要而定,既可把一个单元教材内容整理成一个数学知识结构,也可以把一册教材内容整理成一个知识结构,甚至还可以把整个小学数学知识体系中的某一分支系统整理成一个知识结构。
  4. 结构化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能力是所有能力中最重要的一种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讲,最重要的是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发现、学会创造,掌握一套适应自己的学习方法,做到在任何时候学习任何一种知识时都能“处处无师胜有师”。结构化教学能不断地将教学内容结构化,不断地将结构化的知识纳入到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学生只有掌握了数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基本结构,才会做到以一贯十、触类旁通。
  
  三、 结构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实际应用
  
  1. 教学准备阶段
  教学准备,在这里指教师教的准备和学生学的准备,这一阶段既是教师教的过程的起始环节,同时也是学生学的过程的起始环节。教师教的准备过程,就其表现形式而言,主要是一个学习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教学目的要求,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情况,设计教学任务,选择教学手段和方法,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是一个教学工作的准备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教学心理准备过程。学生的学习准备,也包括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两方面。前者是指在开始新课学习以前,有意识地复习与新知识有紧密联系的旧知识,唤起对旧知识的积极回忆,并以此作为学习新知识的基础;后者主要是指教学前通过教师告诉学生所要学习的知识内容及其在今后学习中的地位、作用以及怎样学习这些知识,让学生初步明确下一阶段的学习任务,产生学习需要,并自觉预习将要学习的教材内容。不过,学生学习准备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启发、激励的方法和技巧。如果方法得当,对学生的学习就会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
  2. 讲授探究阶段
  教师的讲解要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充分展现教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为了使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新知识,教师在讲解中一定要紧紧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引导学生利用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去实现新的数学知识结构同原有认知结构的联系。在这方面,教材已经给我们作了很好的安排。因此,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更好理解。如:在进行数学第三册《数射线(千)》的认识时,知识要求有在数射线上读、写千以内的数、找相邻数和相邻的整十数、正确比较千以内数的大小、会计算进、退到整十数的算式。在第二册的教学时,百以内的数射线上已做过上述学习,现在则是要将以前学过的定位、定序、邻数、大小比较等知识迁移到千以内的数射线上。整理归纳如下表:
  教师在教授《数射线(千)》前,先复习好百以内的数射线,则能事半功倍。
  3. 巩固运用阶段
  引导学生对已经理解的知识加以巩固和运用,使其真正掌握,这既是教师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步骤,同时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基本阶段。这一阶段对于学生加深数学知识的理解、强化知识的保持、训练技能和发展能力都具有其它阶段无法替代的作用。严格地讲,巩固和运用是两种不同的活动,前者是指在理解的基础上将所学知识牢牢地记住,后者是指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但在教学实践中两者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通常很难作出严格的划分,因此将两者综合成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一个基本阶段。在这一阶段,要注重数学知识的整理与复习,还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加强数学知识的归纳整理,使所学知识系统化、结构化,以此提高数学知识的掌握水平。如在三年级递等式计算复习中,我设计了以下表格: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现代课程观的逐步形成,使我们认识到现代课程所呈现的多元化、综合化、现代化、实用化、开放化、结构化特征,这其中的关键是对学科教材进行新的结构化的改造,实施结构化教学。学生学了这些结构性的知识,就有利于迅速理解,掌握学科的基本内容,有利于知识的记忆与再现,有利于学生举一反三,以更好地适应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客观要求。
  (瞿秋萍 上海市闵行区诸翟学校 201100)

标签:数学课 初探 结构化 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