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说课稿 > 正文

合并同类项与移项说课稿

时间:2017-05-18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移项说课

磐石三中高级教师观摩课

《3.2.2解一元一次方程—移项》说课稿

磐石三中 田 玲

一、说教材

1、本节课是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第二小节的内容。

2、本节课主要内容是解一元一次方程的重要步骤移项,是学生学习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 这一部分内容在方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解方程、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解一元二次不等式中都要用到。

二、说目标

根据新课标要求及七年级学生认识水平,我本节课教学目标制定为:

知识与技能:(1)、找相等关系列一元一次方程;

(2)、用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3)、掌握移项变号的基本原则。

过程与方法:经历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发展抽象、概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认识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

是建立相等关系。

情感、态度:通过学习“合并同类项”和“移项”,体会古老的代数书中的“对消”和“还 原”的思想,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三、说学情

针对七年级学生学习热情高,但观察、分析、概括能力较弱的特点,本节从实际问题入手,让学生通过自己思考、动手,激发学生

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主要采取讨论、思考、观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逐步培养学生观察、概括、归纳的能力。

四、说重点、难点

1.重点: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会用移项法则解一元一次方程。

2.难点:理解移项法则的依据,以及寻找问题中的等量关系。

五、说教法

由于本节课的重要性及七年级学生理解能力和思维特征,采用启发探究式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练习为主线,通过新旧知识相互转化归纳出移项法则,再由一般到特殊运用法则。利用学生质疑,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学以应用,探索乐园使学生的基础得以巩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提高。

六、说学法

(1)、自主探索策略:通过分组讨论,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发现结论,归纳概括。

(2)、师生交流:通过教师引导,让学生学会学习数学的方法和数学思想。 生生交流:学生分组讨论问题,在讨论的过程中相互交流,发表个人的见解,对问题进行探讨,互相学习。 七、说过程根据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授课时调整了课本顺序,前二十分钟完成移项定义的探索及定义,之后移项的应用,具体设计了以下内容:

一、复习回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回顾:温习旧知,夯实基础

(二)、创设情境:课前预热,激发兴趣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移项: 1、思考:运用转化思想进行探索;

2、观察:学生质疑挖掘定义内涵;

3、归纳:小组合作得移项定义。

4、应用新知: 1)、慧眼找错:2)、抢答:3)判断改错:知识学习目的在于应用,分析求解交给学生,多种方法探索,提高学生能力,实现知识衔接;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例1: 例2:

5、 数学小史:回归课前数学小史,对比合并同类项得移项作用;

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本节课学习到了哪些内容?

布置作业

八、板书设计

解一元一次方程——移项

移项 例1 例2

移项法则:

移项注意事项

篇二: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说课稿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

——合并同类项 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的说课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三章第二节的第一课时“解一元一次方程 (一)——合并同类项”。

下面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来阐述我对这节课的理解和设计:

说学情 说教材 说教法和手段 说学法说教学过程

一、说学情

学生在第二章《整式》中“整式的加减”的第一课时已经接触并掌握了合并同类项,因此本节课只是把合并同类项运用在一元一次方程中,对学生而言,本节课的掌握并不难。但七年级新生的观察、分析、概括能力都有待提高。因此本节课采用由简单入手,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说教材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课内容是一堂用合并同类项法来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探究活动课。以方程为工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根据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建立方程模型是全章的重点,而对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的讨论,是建立在方程模型的背景下进行的。列方程中蕴涵的“数学建模思想”和解方程中蕴涵的“化归思想”是本节乃至全章始终渗透的主要数学思想。

本节课重点讨论用合并同类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体会解法中蕴涵的化归思想,这将为后面的进一步讨论一元一次方程中的“移项”、“去括号”和“去分母”解法准备理论依据,因此这节课是一节承上启下的基础课。

基于上面对教材与学情的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结合新课改理念、《新课标》的要求,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知识目标:

a 找等量关系列一元一次方程;

b 用合并同类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

(2) 能力目标:

a 通过具体情境的观察、思考、类比、探索、交流和反思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化归思想,使学生学会学习。

b 通过知识梳理,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体会解方程中的化归思想,会用“合并”的方法解方程,进一步认识如何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背景资料的情境感受数学文明。进一步认识解方程的基本变形,感悟解方程过程中的转化思想。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找等量关系列一元一次方程 ;用合并同类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

难点:会用“数学建模思想” 解决实际问题,用“化归思想”解方程。

三、 说教法和手段

(一) 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体现教师的导向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引导、探究法为主的教学法,尽力引导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把教师的点拨和学生解决问题结合起来,为学生创设情境,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

(二) 教学手段

新课标提倡教学中要重视现代教育技术,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主动去获得新的知识,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所以本节课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探索、发现、归纳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利于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四、说学法指导

自主探究法:主动观察→分析→思考→比较→探索→归纳→例题探索→练习挑战→巩固提高→总结。

五、说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活动1:(出示背景资料)约公元825年,中亚细亚数学家阿尔一花拉子米写了一本代数书,重点论述怎样解方程.这本书的拉丁文译本取名为《对消与还原》.“对消”与“还原”是什么意思呢?通过下面几节课的学习讨论,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回答这个问题.

创设问题情境的目的在于引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同时为本课学习做好准备和铺垫。

2自主学习:

活动2:出示教科书76页问题1:某校三年共购买计算机140台,去年购买数量是前

年的2倍,今年购买的数量又是去年的2倍。前年这个学校购买了多少台计算机?

出示自学提纲(一):

1.此题中涉及哪些量?哪些是已知量?哪些是未知量?这些量之间有什么数量关系?

2.可设哪个未知量为未知数?其余的未知量又如何表示?

3.题中哪个数量关系作为列方程的依据?

4.如何列方程?

学生分组讨论后代表发言:

①设未知数:前年购买计算机x台

②找相等关系:

前年购买量+去年购买量+今年购买量=140台

③ 列方程:x+2x+4x=140

出示自学提纲(二):

5. 观察方程结构特征你有什么发现?怎样解这个方程?方程最终转化为怎样的形式?

学生观察、思考后一生板演:

根据分配律,可以把含 x的项合并,即

7x=140

X=20

出示自学提纲(三):

6.以上解方程“合并”起了什么作用?每一步的根据是什么?这类方程的解题步骤是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师生共同整理:

“合并”是一种恒等变形,它使方程变得简单,更接近x=a的形式。

教材在编排问题1时,使学生很自然地过渡到了本节课内容,所以我选择了问题1

作为引例,本题可以发现根据“总量=各部分分量的和”的等量关系列方程。

出示引例教师通过适当的语言提示,我采取了一系列的问题串,引导学生体验探求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这样学生能全身心的投入到思考问题中去,让学生亲身参加了探索发现,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

3 自主完成例题:

教材在编写例1时,用了两道方程。方程(1)未知项的系数是分数,而且经合并同类项后,未知项的系数是负分数,我觉得非常值得去剖析。所以对于(1),首先鼓励学生试着解方程,只要学生的解法合理就鼓励。教师注意发现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把错误集中起来,组织学生进行组织交流。最后规范书写格式。

再出示课件板书过程,使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解题过程,进一步理解解方程中蕴涵的“化归思想”。在系数化为1时学生出现了错误,从而强调了系数化为1时注意哪些问题。

(1)求解过程完后,再提出来每一步的依据是什么?使学生把新知和旧知联系起来,让他们感觉到知识是相互联系的。然后鼓励学生上黑板上讲解第二道方程。

4 自主反馈:

书上P88练习1习题的配备上,注意了学生的思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习题的配备由易而难,使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能够逐步的提高能力,得到发展。从而达到熟练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技能。

在做了几道练习题后,提出(1)解这种形式的方程解题步骤有哪些?通过习题的练习以及归纳、总结,来突破本节课的重点。通过提出(2)合并同类项起到了什么作用和系数化为1的总结,更深入的挖掘出方程都转化成哪些形式,从而突破本节课的难点化归思想。

5.提升能力

再现问题1,提出思考:1.回顾此题的相等关系是什么?

2.你还有其它列方程的方法吗?

3.观察、比较这几个方程,你有什么体会?

再次强化本节两个重点,并再破难点。

6 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做出本节课小结,归纳解方程的方法及易出错的地方。通过学生的自我反思,将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书写规范化。

7. 布置作业

必做作业P91 1,7 选做作业P91 8,9

六. 板书设计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

——合并同类项

例1 解方程

(1)2x?5x?6?8.(2)7x-2.5x+3x=-15×4-6×3 2

练习(1) (2) (3) (4)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理解与设计,如有不当之处请各位老师给予批评指导。谢谢大家!

篇三:说课稿

说课稿

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一、说教材

1、本节课是数学人教版版七年级上册的内容。

2、本节课主要内容是解一元一次方程的重要步骤移项。是学生学习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这一部分内容在方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解方程、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解一元二次不等式中都要用到。

二、说目标

根据新课标要求及七年级学生认识水平,我本节课教学目标制定为:

知识与技能:(1)、找相等关系列一元一次方程;

(2)、用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3)、掌握移项变号的基本原则。

过程与方法:经历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发展抽象、概括、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认识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的关键是建立相等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合并同类项”和“移项”,体会古老

的代数书中的“对消”和“还原”的思想,激发学生学

习数学的热情。

三、说学情

针对七年级学生学习热情高,但观察、分析、概括能力较弱的特点,本节从实际问题入手,让学生通过自己思考、动手,激发学生的

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主要采取讨论、思考、观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逐步培养学生观察、概括、归纳的能力。

四、说重点、难点

1.重点: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会用移项法则解一元一次方程。

2.难点:理解移项法则的依据,以及寻找问题中的等量关系。

五、说教法

由于本节课的重要性及七年级学生理解能力和思维特征,采用启发探究式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练习为主线,通过新旧知识相互转化归纳出移项法则,再由一般到特殊运用法则。利用学生质疑,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学以应用,探索乐园使学生的基础得以巩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提高。

六、说学法

(1)、自主探索策略:通过分组讨论,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发现结论,归纳概括。

(2)、师生交流:通过教师引导,让学生学会学习数学的方法和数学思想。 生生交流:学生分组讨论问题,在讨论的过程中相互交流,发表个人的见解,对问题进行探讨,互相学习。

七、说过程

根据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授课时调整了课本顺序,前二十分钟完成移项定义的探索及定义,之后移项的应用,具体设计了以下内容:

一、复习回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回顾:温习旧知,夯实基础

(二)、创设情境:课前预热,激发兴趣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一)、移项:

1、思考:运用转化思想进行探索;

2、观察:学生质疑挖掘定义内涵;

3、归纳:小组合作得移项定义。

4、应用新知:

1)、慧眼找错:2)、抢答:3)判断改错:知识学习目的在于应用,分析求解交给学生,多种方法探索,提高学生能力,实现知识衔接;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例1,2:

3、巩固新知:比一比,谁做得更快: 及时训练,稳扎稳打;

合并同类项与移项说课稿

4、思考:激发学生自主探索能力。

5、 数学小史:回归课前数学小史,对比合并同类项得移项作用;

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一)、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

(二)、当堂小测:学生板演练习题,发现更多问题;

(三)、拓展:布置作业

八、板书设计

解一元一次方程——移项

移项 例1

定义: 例2

移项法则:

移项注意事项:

九、反思与总结

本节课我采用启发探究式教学方法,学生自主探索策略,效果良好。本节课知识总结:

1、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归纳出移项的法则,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起始年级逐步训练,这样使学生学会学数学的方法。

2、学生对移项的掌握比较可以,移项时注意的问题(移项要“变号”),个别学生掌握的不够扎实,不能灵活应用。解决方法:自己找错,自行订正,再进行检测,直到全部做对为止 。

3、在用代数方法解方程的过程中,逐步渗透数学中变未知为已知的重要数学思想。

标签:同类项 移项 合并 合并同类项与移项教案 合并同类项与移项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