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慰问信 > 正文

如何转化初中数学差生 试论初中数学暂差生的转变

时间:2019-01-15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从初中数学教学现状看,学生成绩分化十分明显,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进入中学后,会有开始不适应到一蹶不振再到放弃数学学习”这样一个过程。究其原因,就学生方面分析,主要有三点。一是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二是智能上存在差异;三是学生方法上不科学。笔者认为,施教之功贵在引导,重在转化,妙在开窍。
  
  一、 掌握心理特征,激发学习兴趣,是转差的前提
  
  学生由小学进入中学,标志着从儿童进入少年期,他们在心理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如新奇、爱表现、喜表扬,同时缺乏毅力、精心考虑问题带片面性,稍遇困难就发问,爱模仿不爱钻研,精力不易集中,无法较长时间地聚精会神等。尤其是差生,后者表现更为突出。
  鉴于这些心理特征,教师必须十分重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可有目的地向学生介绍数学发展史,中外数学家的轶事及趣味数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直接兴趣。同时坚持正面教育,宣传数学在当今科技瞬息万变时代所起到的巨大作用,指出学习数学的征途坎坷不平,从责任角度刺激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一旦教师点燃了学生心中知识好奇心之火,他们就会发生巨大的学习能动力,兴趣产生动机,动机产生效果,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是教学成功的起点,更是转差工作的前提条件。而创造为差生取得成绩的情景,更是刺激差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如教师能给差生多表扬、多鼓励,充分肯定他们的点滴成绩,对他们在回答不出问题时能做正面启发,不在课堂上训斥,使差生体验到获得成绩而满怀喜悦的心情,就能减轻他们信心不足和畏惧的感觉。这些都可能成为他们今后学习的动力,进步的转机或前奏。
  
  二、 了解认识规律,转变教学方法,是转差工作的重要措施
  
  1. 所谓差生,他们是“一听就蒙,一做就错,一放就忘”,根据这一特点,在教学时要求实不过急,首先要了解学生知识的“家底”,做到心中有数,在尽量帮助学生“还清旧债”的基础上,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不赶进度,着重抓好起始质量。如初一教有理数一章前,不必急于上新课,应系统地研究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学生对算术数掌握的程度,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从旧知识中引出新知识,一环套一环地循序渐进。
  ?2. 加强基础知识教学,讲清概念。根据学生“先入为主”的特点,教师务必做到在讲述概念时,既不模棱两可,也不自相矛盾,使学生把握住概念的定义。例如“绝对值”的概念是差生最感困惑的知识,他们虽能算出诸如|4|=4,?|-12|=12,|0|=0,一类题目,但一旦涉及到字母|a-2|一类题的讨论就一筹莫展,有的即使能背出|a|的三种类型的结论,也只是停留在一知半解,甚至根本不理解,稍有变化,又觉茫然。教师在讲解这个概念时,应始终抓住数轴这一工具,从绝对值是“数轴上的点到原点的距离”这点展开,使学生真正把握住“绝对值”到“距离”这个本质属性,那么讨论|a-2|时出现的某些毛病也就可以避免了。?
  3. 从感性认识出发,引导学生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根据差生的思维是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同时又缺乏感性认识的特点,教学时必须要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原则,尽量多用一些实物、模型、图片等,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例如教正负数的概念及运算法则时,要充分利用“数轴”这一图形直观;讲到平行线可用“两条笔直的铁轨”这个实际形象来谈起;教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当堂剪下三角形纸片的两个角拼到第三个角旁边,在直观上使学生确信定理的结论。在学生对特殊、具体事物有所认识后,就要注意把有关的数学知识一般化、抽象化,逐步引导学生从片面走向全面,从现象走向本质,从外部联系走向内部联系。如在讲授“角”的概念时,可举一些生活实例:象时针、分针所成的角,园规两“脚”所张开的角等,接着要抽象概括出角的本质:“从一点出发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从而使学生获得对角的理性认识。同时强调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得出这就是角的内部联系。学生对类似这种内部联系掌握得越多,其数学知识也就越丰富。
  
  三、 培养良好习惯,掌握科学学习方法,是转差的关键
  
  1. 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独立思考,能够磨练智力,发展能力,当前,差生普遍存在着不善于动脑,缺乏正确判断力,不敢自己运用知识合理地作出判断,喜欢对答案、甚至懒得动脑,动辄抄袭他人作业。因此教师要在做好思想工作的同时在教学上下功夫。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事物,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完整的知识,有目的地上好习题讲评课,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自己会诊断一些“常见病”与“多发病”,通过订正提高识别真伪、准确判断的能力。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运用联想、类比的思考方法,善于从事物的内在联系中思考问题,温故知新,鼓励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树立坚强的毅力和坚忍不拔的学习精神。
  2. 鼓励勤学好问的习惯。怀疑是发现的钥匙,探索的动力,创新的前提。勤学好问是脑子灵活的反映,只有独立思考,才能产生见解,有见解的人是善于提出质疑的。但出于各种因素,差生是不肯、不愿、不敢向教师发问的,因此教师一方面在教学中要引导他们质疑、敢疑,能提出对问题疑点越多的学生,探讨的问题就越深刻。鼓励差生提问题,要在关键的地方激疑,引导学生找错、辩错、改错;另一方面应主动接近差生,诚恳征求意见,耐心解答他们提出的每一个微小的问题,引导他们提高质疑的水平。
  3. 培养学生自学的习惯。自学是智力发展和人才成长的重要途径,自学能力是各种能力的综合体现。而绝大部分差生是没有自学习惯的,他们总跳不出教师教学的框框,更谈不上有所创见,即是阅读课本,也只是看黑体字结论,不研究结论的探求过程,不注意知识的内在联系,还未理解就去机械地背诵。为此教师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仔细看书的习惯,在课堂上带他们逐句理解课文内容,要求他们逐步做到先复习后作业,在课后选择教材中叙述比较详细易懂的内容让他们阅读,并提出阅读重点和思考的问题,教给他们读书方法。
  (汪 瑾 江苏省溧阳市第二中学 213300)

标签:试论 差生 初中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