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招生简章 > 正文

关于小学语文教学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意义:

时间:2019-01-16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我们必须树立崭新的教育理念。当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共同关注的焦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探究性学习 教学改革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是财富源于人力资源的时代。它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崭新的教育理念,努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创新。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然而,反思以往的教学,却还存在一些不足,严重扼杀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为此,开展探究性学习的研究势在必行。
   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与实践,谈谈对探究性学习的认识和体会。
   一、探究性学习的基本要素
   (一)探究性学习的内涵
   探究性学习是20世纪50年代由美国芝加哥大学的施瓦布教授在“教育现代化运动”中倡导的。他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应以“科学家”的身份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且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发展技能,培养能力。
   (二)探究性学习的特点
   1、学习过程的自主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探究性学习突破了原有学科教学的封闭状态,把学生置于动态、开放、生动的学习环境中,要求整个过程完全由学生自主地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应具有较强的操作实践性,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开放的。
   2、学习方式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这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一是客观上存在着地区条件、环境支持的差异,这就要求除了教学内容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外,学习形式要更加生动活泼。二是探究性学习破除了以往的“传承”式教学中“一刀切,齐步走”所造成的学生“吃不了或吃不饱”的弊端,而真正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选择学习伙伴,进行合作式、探讨式和开放式的研究。三是由于参与探究学习的内容和选题不拘一格,因而其视野更为开阔,方式更为灵活多样。
   (三)探究性学习应遵循的原则
   1、活动性原则。在一定的认知活动过程中进行学习,调动多种感官的参与。
   2、团队原则。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沟通能力,适应现代生活。
   3、自主性原则。学习活动是学生自主、自愿进行的,这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保持兴趣盎然的前提。
   4、综合性原则。在学习形式上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参与,在学习内容上是有内在联系的有结构的内容。
   二、探究性学习的实施途径
   (一)创设情境,激活探究思维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才能启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主动积极的状态,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善于提出一些既让学生有熟悉感,又需要动脑筋才能解决的问题,将学生置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的境地,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从而诱发探究意识,激活探究思维。
   1、创设认知矛盾的情境
   语文教材中常有看似矛盾实是精彩之笔的描写。在阅读过程中找出这些矛盾,加以质疑,能更深入地理解课文。例如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时,学生初读课文后,我启发学生回忆自己平时等车而久久不见车来时的心情,有的学生说会因不耐烦而闷闷不乐,有的学生说干脆打“的士”得啦……然后,我问学生:“为什么老奶奶内心焦急,却又耐心地等待呢?”让学生带着疑问去探究。
   2、创设认知冲突的情境
   教师提供可选择的几种答案,使学生感到不知道该选择哪一种答案才对,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思维。例如教学《白杨》一文时,我先让学生读题,再说说课文是写什么的?有的学生说是写人的,有的学生说是写物的。这时我出示了四个答案: a、专门写人; b、专门写物; c、既写人也写物; d、表面写物实际写人。使学生的认知产生冲突。我趁机引导学生探究,到课文中找答案,并要求找到根据。
   (二)自由选择,激发探究兴趣
   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对学习最好的激发乃是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当学生产生兴趣时,求知欲就旺盛,思维就灵活、敏捷。叶圣陶先生也有句名言:“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在教师精心设计的创造性情境中,全体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并从不同的视角、通过不同的思维探求问题的解决办法。在这样的学习中,教师要给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利,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
   1、让学生自主选择探究内容
   一篇课文值得探究的内容很多,教师可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个内容进行探究。如学习《丰碑》一文时,有的学生喜欢朗读,就去探究本文该怎么读,怎样才能读出情、读出神;有的同学喜欢抓重点,体会句子蕴含的意思,就去探究本文哪些句子含义深刻,该怎么理解;有的同学不明白“为什么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就带着这个疑问去找答案。
   2、让学生自主选择探究伙伴
   在课堂上,探究同一内容的学生可以组成临时探究小组,共同合作。这样,每堂课的伙伴会不同,就有了多元的优势互补;课外的探究,学生更愿意和自己喜欢的同伴共同探讨大家都感兴趣的课题。因此,教师应尽量满足学生自主选择探究伙伴。
   (三)开放课堂,营造探究环境
   开放课堂,首先要为学生创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要为学生准备充分的材料,并保证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要注意倾听、观察和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随时加以引导,保证他们都能自主学习,主动发展。开放课堂应以课内为点,课外为面,课内外和谐衔接。
   三、对探究性学习的思考
   (一)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行为
   探究性学习是一次教育的创新,是一场学习的革命它不仅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还要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促使教师的专业结构、知识结构发生变化。教师要不断完善自身,掌握指导学习的技能和方法。
   (二)正确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探究性学习的教学强调学生的参与体验,强调让学生自己发现、回答他们自己提出的疑问,探究解决他们自己提出的问题,因而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但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不等于教师可以完全放任学生自流,放弃主导作用。
   (三)加强学校、社会、家庭间的合作,拓宽信息收集渠道
   探究性学习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其活动内容已经突破了课本的限制,活动的时间、空间已实现向全社会开放。因此,我们必须立足学校,加强学校、社会、家庭间的合作,充分挖掘和利用社区教育资源,拓宽信息收集渠道,保证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广泛性和多样性。
  参考文献:
  [1]奚定华.研究型课程的几点思考[J].上海教育,1999(12)
  [2]霍兰萍.研究性学习:实践与探索[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
  [3]曹冬仙.自主探究 主动发展[J].教学月刊,2002(5)
  [4]俞峰.试论探究式教学中教师作用的体现[J].教学月刊, 2006(2)
  [5]孙志璞.关于探究性学习的几点思考[J].教育探索,2006(4)
  [6]任效峰.浅析新课程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与接受式学习[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6(5)

标签:意义 探究性 小学语文教学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