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落英”】落英

时间:2019-01-15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屈原《离骚》中“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落英”,自汉代以来均解为“坠落的花”,但从宋代始,不少人将其解为“始英,即刚开的花”,当代也有学者持这种观点。《汉语大词典》将“落英”解释为:“落花。《楚辞•离骚》:‘朝?木?之?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按,一说为初生之花。”于是,长久以来,“落英”一词的词义一直成为悬案。我们认为,“落英”应为:落花。下面从从“落”的本义及具体的使用情况来探讨。
  《说文解字•?部》:“落,凡?曰零,木曰落。从?,洛声。”可见,“落”的本义即指花叶脱落。《诗•卫风•氓》:“桑之未落,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后词义发展,“落”也用来指其它物体的脱落、坠落。鲍照《芜城赋》:“白?早落,塞草前衰。”韩愈《落齿》诗:“去年落一牙,今年落一?。”
  《尔雅•释诂》将“落”解释为“始”,这是将“落英”理解为“始英,即刚开的花”的主要依据。“落”训“始”则是因为旧事物结束,则新事物开始[1]。这种引申受具体的语境的限制,我们认为在先秦时期这个义项的使用范围是有限的。在“夕餐秋菊之落英”中我们认为“落”用的是本义。
  下面我们具体看看“落”在《离骚》中的使用情况,在《离骚》中,除此句之外,还有三处用到了“落”字,而这三个“落”字也都应解为“落下,零落”之义,如“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王逸注:“零落皆坠也,草曰零,木曰落”;又“木根以结?兮,贯薜荔之落蕊”,五臣注云:“贯,拾也;蕊,花心也。”[2]此处说明花已落地,否则何来“拾”者?又:“溘吾游此春宫兮,折琼枝以继佩,及荣华之未落兮,相下女之可诒。”洪兴祖注:“荣华,喻颜色,落,堕也”[3]由此三例可推,“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之“落”也当解作“落下、零落”之义。
  由此可见,“落”的“落下、脱落”义在屈原的作品中是常见的。此外,对于“落”的“始”义我们在屈原的作品中并未发现,甚至在先秦其他作品中也未见用例,反倒是“落下、脱落”义在先秦作品中常见,而且在后世作品中也是如此。这就不得不使我们对将“落英”理解为“始英”产生质疑。
  “落英”解为“零落之花”历代相承,无须别解。由古至今,“落英”解作“落花”都是一脉相承的。汉代司马相如《上林赋》:“垂条扶疏,落英幡?。”左思《蜀都赋》:“敷蕊葳蕤,落英飘摇”。晋代潘岳《皇女诔》:“落英彤矣,从风飘飘”。陶渊明《桃花源记》:“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宋代苏轼《次韵僧潜见赠》:“独依古寺种秋菊,要伴骚人餐落英。”元代赫经《琼花赋》:“天风收其落英,不委地而飘扬。”明朝孟称舜在《娇红记》第十三出《红媾》中有:“亿多娇,草又青,花又明,一度一年好处生,老眼看花空涕零。转过前亭,转过前亭,早见风吹落英”。甚至在现代汉语中,也指“落花。”冰心的《樱花赞》:“十日之游是短促的,连阴之后,春阳暴暖,樱花就漫山遍地的开了起来,一阵风雨,就又迅速地凋谢了,漫山遍地又是一片落英。”[4]李书莹的《落英缤纷》中说:“落英缤纷绿叶飘零,似乎都在告别易老的青春”[5]。这些例子中的“落英”都解作“零落之花”,历代传承,同样理解,不可能独独《离骚》之中解作“始英”,而再无例子相承之理。此可知,“落英”不能解作“始英”,而是“零落之花”之义。
  综上所述,把“落英”一词解作“始英”是不太恰当的说法,把其意义解为“零落之花”更为准确。
  (王影江苏镇江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212016)

标签:落英 也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