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字典在线【英汉语表示“施事者”的词缀的文化内涵差异及其在翻译中的体现】

时间:2019-01-1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英汉语表示“施事者”的词缀形式相似,但是文化内涵迥异。这主要是受到英汉两个民族价值观尤其是职业观的影响。根据文化翻译的观点,翻译即文化翻译,因此在翻译的时候需译出词汇的文化内涵而不应简单追求形式对等。
  【关键词】词缀 施事者 文化内涵 文化翻译
  【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3-0027-03
  
  一 翻译中体现的英汉词缀的意义差异
  由冯庆华编著的《实用翻译教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下列句子的翻译处理:
  These rustic lassies are good singers. 这些乡下小姑娘唱歌唱得很好。
  This pupil is a good writer. 这个小学生文章写得不错。
  I am no drinker,nor smoker. 我既不喝酒,也不抽烟。
  I am an amateur actor. He is a better player than I. 我是个业余演员,他演得比我好。
  He is both a bibliomaniac and a lover of calligraphy. 他既有藏书癖,又爱好书法。
  他酷爱古典音乐。He is an ardent lover of classical music.
  他指挥着一个团。He is a commander of a regiment.
  他谋杀了他的老板。He is the murderer of his boss.
  他统治了那个地区长达20年之久。He had been the ruler of that region for as long as twenty years.
  教材中将此作为转性翻译的例句来讲解,将英语中的名词转译为汉语中的动词,反之亦然。通常我们对此的解释是汉语是注重动词的语言,而英语相对来讲比较注重名词,所以在翻译时某些词类需进行转性翻译,才能使译文符合译入语的语言习惯。但是就上述句子的转性翻译,其实可以从词缀的词汇文化内涵进行分析。上述进行转性翻译处理的英语词汇都是以er、or为后缀的名词。er、or添加在动词词根后面,表示该动作的施事者,同英语用法相同,汉语中也常在某个动作词汇后面添加表示施动者的后缀,如“员”、“者”、“家”,因此翻译过程中,很多人就简单地将这两种语法意义相似的词缀进行对译,如把singer译为歌唱家,writer译为作家,drinker译为吸烟者,sailor译为海员等,结果导致的问题是或者不符合译入语的语言习惯,如:I am no drinker,nor smoker. 我既不是喝酒者,也不是抽烟者;He is the murderer of his boss. 他是他老板的谋杀者。或者更严重的甚至是误译,如This pupil is a good writer. 这个小学生是一位优秀的作家;These rustic lassies are good singers. 这些乡下小姑娘是优秀的歌唱家。产生这种问题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两种形式相似的词缀文化内涵迥异,而这种差异实际上体现了英汉两个民族在价值观尤其是职业观上的巨大差异。
  二 词缀的文化内涵差异
  英汉语表示“施事者”的词缀的文化内涵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汉语中的“员”、“者”、“家”体现了一种身份,而英语中的“er、or”仅仅指某个动作的执行者,此人可能由于此动作而颇有成就,也可能只是简单地执行过这个动作。例如汉语中的学者、作者、著者、编者、艺术家、雕刻家、画家、演员,通常只有普遍看做比较有地位的工作的从事者才被冠以此类称呼,而英语中的“er,or”从理论上讲可以添加在任何动词甚至是由其他词性转化过来的动词之后,指该动作的施事者,如hatter,意为制帽人。而且有时英语中加er、or构成的词汇在一定的上下文中甚至可以指能够执行某个动作,具备某种动作功能的工具、机器等。如在下面句子中 “The company has also developed a cost effective double-decker model,with either seats or sleepers for long distance coaches.”,sleeper就指卧铺。按照《高级汉语词典》的解释,“家”指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具有某种身份的人,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从事某种工作、担任某种职务的人,都强调在职业和行业上的地位,如“作家”指从事文学创作有成就的人。而writer在《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辞典》中的解释为:person who writes;汉语中的“学者”指在学术上有所成就的人,而英文中的“learner”指任何一个以正式或非正式的方式进行任何方面的学习的人,而上文中的drinker、smoker更不具有任何身份特征,只是纯粹地表示抽烟、喝酒等动作的发出者。
  第二,汉语中的“员”、“家”体现了一种依属关系以及因此而产生的权利及义务。这一点可以从“员”字的意义上看出来。“员”指经过办理正式手续加入某个社会或专业组织,享有权利和义务的人,如证券交易的交易员、俱乐部的会员、从事邮政投递工作的邮递员。而英语中的er所强调的更多的是一种个人的具体行为,几乎可以添加在任何表示动作意义的词汇后面,如:doer(做某件事的人)、dancer(跳舞的人)、cheater(有欺骗行为的人),使用方式和表达的意思相对汉语词缀来讲要灵活得多。
  第三,汉语中的“员”、“者”、“家”体现了一种稳定性,而英语中的“er、or”所表现的既可以是一种长期稳定的动作也可以是特定情况下的暂时性动作的施事者。例如“作家”指以写作为业者,这是一个较长时间的经历甚至更多是一种终身的职业,但是writer可以指写任何东西的人,只要在任何时间从事过任何形式的写作,无论时间长短,都可以称作writer。例如上文例句中的This pupil is a good writer. 这个小学生文章写得不错。其中的writer就是指这个小学生某篇文章(可能是非常简单、短小的文章)写得不错,与汉语中的“作家”意义不同。
  三 词缀文化内涵差异的原因
  为什么英汉两种语言中这两种功能相近的表达形式在含义上会有如此巨大的差异,可以从英汉两个民族的价值观尤其是职业观上找到答案。
  贾玉新在《跨文化交际学》中提出了中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对比尺度: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群体取向与个人主义取向;求变与求稳;做人与做事;性本善与性本恶;过去时间取向与未来时间取向。其中影响英汉语中表示“施事者”的词缀意义差异的因素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差异
  西方国家信奉的是个人主义。按照洛克的观点:“每一个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特别的,不同于其他任何一个个人,因而是自然界的最基本单位。”在西方人看来,由于“人与自然的对立关系,人与自然的抗争,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人不断应付自然的挑战,努力支配和改造自然,只有在战胜自然的艰苦斗争中才能求得生存发展。在人与自然的斗争中,充分相信自己的能力”。西方文化把“个体主义”比作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个人只有通过自身的努力,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维护自己的权益,才能在社会上立足。在西方文化中,“个人是一个独立的点,一个不依赖他人的自主的实体,因此养成自力更生、勤奋工作、积极进取的工作伦理。而在中国,以一姓一族为组织形式的地缘性结合造成了个人长期依附性的生存状态”。“中国社会关系观的一个明显特点就是强调人际关系的和谐,强调人的社会性,强调社会、群体对个人的约束,不突出个人和个性,而是强调群体的作用。”
  这种价值观上的差异使得汉语表示“施事者”的后缀“家”“者”、“员”体现了一种对集体的依赖,而英语的“er、or”等更多倾向于指个人的具体行为。
  2.中西方文化中身份、权力意识的差异
  中国受封建伦理道德的影响,“以理为核心,奉行代表社会权力差距的理制,认为名不正则言不顺。中国传统文化讲究三纲五常,十分重视维护等级制度,顺从权威,强调做一切事情都要符合自己的身份”。“人们已经习惯于等级化的社会和人际关系,清楚自己在社会关系中的地位,个人完全成为守其节而不能越其位的符号”。而在英语国家中,身份、地位、权力等级观念非常淡薄,人们看重的只是个人能力和成就。在中国,无论什么场合下人们都习惯对有官职的人以职位相称,如“张处长”、“刘政委”等,以示尊敬,但在西方国家,则通常在其姓氏前加“Mr/Mrs/Miss/Ms”进行称呼,甚至直呼其名。
  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汉语中的“家”、“员”、“者”自然会体现出一种对所属集体的依从及归属关系以及因此而产生的权利及义务,而英语的“er、or”则表现个人的某种具体行为。
  3.求稳与求变的思想意识差异
  “从文化生成的地理环境上来说,中国文化是大陆型文化,中国的先民自古生活在东亚大陆上,一面临海三面连陆,对外交流少,同时大陆型的地理环境形成了以种植经济为基本方式的农业社会,人们被束缚在土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很少流动,这造就了中华民族极为浓烈的民族观念以及重土轻移,眷恋家国故土的情怀。而西方文化则是海洋型文化,地理环境多面临海,海上交通方便,而且由于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影响,单靠小面积的农业种植远远不能维持人们的生存需要,所以一开始就航海经商,创造了工商业文化。”所以西方人具有很强的求变、创新观念。
  这两种意识深深地影响了两个民族的职业观。中国人尤其是以前,一旦在一定时间内从事过某件事情,特别是形成了习惯或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一定的成就之后,自然而然会把此作为一种职业性质的活动长期稳定下来,继而成为“家”、“员”、“者”,很少会想到换工作,哪怕这个工作再不如意。对很多人来说,工作和职业都是终身的,这一方面与中国人讲究安稳、不愿冒险、安于现状的性格有关;另一方面也是深受传统道德观念“忠诚”的影响,“忠诚”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忠于职守,认为辞职是一种不忠的表现,经常换工作的人被认为是不踏实、不可靠的。而很多时候,这种“忠诚”又是相互的,所以在中国,传统上很少会有辞退、解雇之说,甚至当员工提出辞职时,还会极力挽留,甚至千方百计阻挠。因此,即使是在现在,市场经济、双向选择的观念都相对深入人心的时候,下岗、失业、解聘、辞职等还是非常敏感的词汇,无论对当事人,还是当事人的家庭及其所在单位来说都不是一件小事。但是西方人的观念完全相反,认为人生应该是不断变化的,不断向前、向上,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价值,因此不喜欢长期做同一件事,哪怕是工作也喜欢经常有所变化,对他们来说,做任何事情都是暂时的,Job-hopping(跳槽)是一个非常常见的词汇,使用频率很高,经常性变动工作是非常正常的,相反停滞不前则是一种不思进取的表现。因此当员工提出辞职的时候,老板通常都是非常理解,甚至为之举行某种仪式以示欢送并感谢,很少会出现像中国那种双方反目成仇的情况。
  所以汉语中的“家”、“员”、“者”具有很强的稳定性,而英语中的“er、or”则不一定有这种文化内涵。
  4.做人与做事的处事态度差异
  “西方人重视做事,东方人重视做人。中国文化注重做人,认为行为体现一个人的社会身份和地位,同样人们的行为也应该符合他们在生活中的身份地位和社会角色,而这些角色和地位又反过来决定了哪些行为是正当的、可以被接受的,哪些行为是不妥的,中国古代就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说,教师有教师的形象,学生有学生的模样”。“在英语民族的人看来,工作本身必须严肃对待;勤奋努力带来成功,只要不懈努力,人就会取得成功,就会掌握自己的命运”。
  因此,汉语中的“家”、“员”、“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施事者的身份和地位以及相应的权利及义务,而英语中的“er、or”则只是就事论事。
  四 词缀文化内涵差异的翻译理论
  英汉两个民族价值观及职业观的差异赋予了两种语言中表示行为动作施动者的后缀不同的文化内涵。那么在语际翻译中应该如何处理词汇的文化内涵呢?
  对此我们可以看一下文化翻译观的代表人物苏珊•巴斯奈特和尤金•奈达的观点。苏珊•巴斯奈特认为“翻译就是文化内部与文化之间的交流,翻译等值就是源语与译语在文化功能上的对等”(Bassnett:1990年)。“其文化翻译观的基本内容是:(1)翻译应以文化为翻译的单位,而不应停留在以前的语篇上;(2)翻译不只是一个简单的译码-重组过程,更重要的还是一种交流的行为;(3)翻译不应局限于对源语文本的描述,而在于该文本在译语文化里的功能的等值;(4)不同的历史时期翻译有不同的原则和规范,但说到底,这些原则和规范都是为了满足不同的需要。翻译就是满足文化的需要和一定文化里不同群体的需要”。
  奈达(Nida:1969年)也提出了著名的“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后来改称“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定义是:“所谓翻译,是在翻译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源语的信息,首先是意义,其次是文体”,强调的是信息对等。“奈达的翻译思想可以概括为:(1)翻译是交际活动;(2)翻译主要是译意;(3)为了译意必须改变语言的表达形式。奈达把翻译看成是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交际的目的是使交际各方能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翻译的首要任务是再现原文信息”。
  按照这些翻译理论,在翻译的过程中应该确切地翻译出词汇的文化内涵,而不应拘泥于源语的语言形式。因此就表示动作实施者的词缀而言,我们应该用符合译入语语言习惯的语言将其文化内涵准确地再现出来,而不能简单机械地进行对等处理。因为英语后缀多表示个人暂时的一种动作,而汉语中的后缀具有稳定、职业、身份、地位等方面的文化内涵,所以如果将英语中表示动作施事者的后缀用相应的汉语后缀来翻译,虽然形似,但却增加了一些额外信息,实为误译,相反译成表示动作的动词更恰当。
  更多例句如下:
  O’ Henry is the creator of a new short story genre in literature. 欧•亨利在文学上创造了短篇小说的一种新题材。
  They were the prime movers in all the exploration of the period. 这个时期所有的大型探险活动主要是由他们推动的。
  参考文献
  [1]Bassnett, S. Constructing Culture[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2]China Business weekly, 2005.9: 19~25
  [3]A.S.Hornby、张芳杰.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辞典[M].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84
  [4]Nida, E. Language and Culture[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5]陈俊林.基本价值观与中美人的社会行为差异[J].宿州师专学报,2004(3)
  [6]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7]章鸿猷.高级汉语词典[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
  [8]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9]黄源深(总主编)、韩忠华(主编).英语笔译实务[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4
  [10]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11]焦丽萍.中西方个人价值观的历史反思[J].理论学刊,2003(7)
  [12]李海斌.中西伦理价值比较[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1994(12)
  [13]廖七一.当代英国翻译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
  [14]刘小艳.从传统文化透视中西价值观念的差异[J].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12)
  [15]于桂敏、王艳秋.影响跨文化交际的主要因素――中西方价值观念差异[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4(9)
  [16]沈继诚.美国传统价值观与现代美国广告语言[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责任编辑:庞远燕〕

标签:施事 词缀 英汉 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