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让数学学习更有效】

时间:2019-01-16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学案导学、小组合作”的核心是自学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培养,是学生主体地位和自主学习的具体体现。众所周知,自学能力和合作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培养形成的。因此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其从“学会”到“会学”,无论是从实施素质教育的角度看,还是从终身教育、创新教育的角度看,都是我们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课题。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借助教师,学习伙伴的帮助,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主动建构新知识的过程,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地位。这些理论为“学案导学、先学后教”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尝试使用“先学后导”的方法,对推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将产生很大的影响。
   一、利用导学案,让学生预习更有效
   导学案是实现学案导学、先学后教、课堂小组合作互动的教学载体,是给学生的学习数学知识铺垫和引路的,它把数学知识问题化、情境化、生活化,是连接课前预习和课堂教学的桥梁。有效预习是指让学生带着问题看书思考,可以明确自己对新知识还存在的问题、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的关系,有利于课堂中有针对性的进一步学习指导。有效的导学案应让学生明确预习的内容,使学生在课堂上的展示和交流有章可循;对老师来说能更多避免学习中的无效环节,为教学重点的巩固留出了更多的时间,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下面以一节新授课为例:例如,《1.5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1)》,教学的重难点是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sss和尺规作图及作法。教学中,在如何引入全等的条件及尺规作图感到踌躇,也是经常为不能使学生真正意识到用全等的条件来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各种问题而头疼,课前布置学生认真预习,发现学生还是不能很好很主动地深入探索,而我用导学案引导学生深入探究预习。 如下:
  自主学习
  1、如图若△ABC与△DEF全等,
   记作△ABC_______△DEF。
   其中∠A=_______,∠B=_______,_______=∠F,
   BC=_______,_______=DF,AB=_______。
  2、用圆规和直尺画△ABC,使AB=2cm. BC=1.5cm AC=2.5cm。并回答问题:
  (1)对比你与同学所画的三角形,它们能重合吗?
  (2)从作图可知,满足怎样条件的两个三角形能重合?
   画法提示:(1)画线段AB=4cm;
   (2)分别以点A,B为圆心,3cm和2cm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C;
   (3)连接AC,BC
  3、日常生活中,大桥的钢梁、起重机的支架等都采用三角形结构,是因为三角形具有___________性。
  4、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条件1:有___________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称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
   现在发现使用导学案能很好的解决相应的这些问题,课前将导学案提前发给学生,学生在思考中建立了相关的知识储备,使他们带着问题去看书思考,也使他们懂得不看书不行,看书不认真不行,看书不思考不行,真正提高学生的课前预习效果,更能使教师迅速进入课堂重点,并真正的落实这些教学重难点。
  二、利用导学案,让学生课堂学习更主动更有效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强调:“学生学习应是主动发现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的主动参与者。”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要求,总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他期待自己获得成功,期望感觉到自己智慧的力量,体会到创造的快乐。”因此,就数学课堂教学来说,教师应更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性,巧妙地引导学生学习和建构知识。导学案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编写的供学生学习的方案。导学案教学实质是以导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手段的一种教学模式,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发展的有效途径。导学案教学是以问题为突破口、以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为目的的教学,导学案就是实现学生主体作用的一个重要载体。下面以一节新授课为例:
   附6.2菱形(1)___________导学案 课堂合作探究展示片段
   三、合作-探究-展示
   4、菱形既是________对称图形,又是________对称图形。
   5、已知菱形的周长为56cm,相邻两个内角的比是2∶1,则菱形较长的对角线为____。
   6、菱形具有而矩形不一定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
   7、如果菱形的边长为 ,一个内角是60°,那么它较短的对角线的长为___________。
   8、菱形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分别为6cm和4cm,那么它的面积等于___________。
   9、已知菱形的边长与一条对角线的长相等,则菱形的最大内角的度数是( )。
   A.90° B.120° C.135° D.150°
   10、已知菱形的高与它的边长的比是1∶2,则其内角的顺次比是( )。
   A.5∶5∶1∶1 B.1∶5∶5∶1 C.1∶5∶1∶5 D.5∶2∶5∶2
   11、菱形的周长为20,两条对角线的比是3∶4,则菱形的面积为___________。
   12、如图,菱形ABCD的周长为16cm,∠A=60°,DE⊥AB,DF⊥BC,垂足分别为E、F,则△DEF的周长为___________。
   三、拓展与提高
   13、如图已知E、F、G、H是菱形ABCD的边AB、BC、CD、DA上的点,且AE=CF=CG=AH。试探索线段EG与FH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14、如图菱形ABCD中,E、F分别是BC、CD上的点,∠B=∠EAF=60°,∠BAE=18°,求∠CEF的度数。
   导学案作为课堂教学的导学载体,能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领学生自主学习,把学习主动权真正还给了学生,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整堂课学生们争相展示、交流、探究学习成果,不断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体验自主发现的喜悦。在这个过程中,小主持人巡回指导,小组之间相互质疑与请教,合作学习不再是走形式,而是基于真问题的交流与探究,从而课堂中学生学习更主动了,学习也就更有效了。
   四、利用导学案,让学生的知识巩固更有效
   练习巩固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环节,是学生巩固新知识、运用新知识来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我们老师进行教学反馈和评价的重要手段。马斯洛需求理论告诉我们,对学生的巩固练习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能起到激励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教育作用,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终日陷入题海的作业负担中,苦不勘言,学生的学习兴趣,灵活性、创造性就这样的不断被磨的无影无踪。利用导学案教学能很好的解决这样的问题和困惑,新授前的练习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做好了铺垫,新授后的练习是对新知识的巩固、消化,技能技巧的强化练习题具有针对性、层次性、思维性,并且能当堂反馈,层层深入,步步推进,波澜迭起。学生的心理状态也随之由平衡到不平衡,往返推进;学生的大脑皮层不断产生兴奋,课堂上始终保持旺盛的精力。预习中体现以练习题自学,课堂主体内容以练代讲,以练促导;真正做到“堂堂清”。
   附1.5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3)----导学案
   五、评价性练习
  (一)基础性评价
   1、如图,已知∠C=∠D,AB平分∠DBC,请说明AC=AD 的理由。
   2、已知∠A=∠,∠B=∠,AB=,则△ABC≌△的依据是( )
   A. SAS B. SSA C. ASA D. AAS
   3、如图,已知∠ABC=∠DCB, ∠ACB=∠DBC,
   由此可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是( )
   A. △ABD≌△DCO B. △ABC≌△DCB
   C. △ABD ≌△BCA D. △OAD≌△OBC
   4、判断下列条件能否使△ABC≌△
  (1)∠A=30°,∠B=45°,AB=2cm,∠=45°,∠=80°=2cm ( )
  (2) ∠A=25°,∠B=30°,BC=2cm, ∠=25°,∠=30°=2cm ( )
  (3) ∠A=∠,∠B=∠,BC= ( )
  (4) ∠A=∠, AB=,BC= ( )
   5、如图,△ABC中,∠C=90°,AC=40cm,BD平分∠ABC,DF⊥AB于F,AD:DC=5:3
   则D到AB的距离为_____________cm.
  (二)拓展提高
   如图,△ABC的角平分线BE、CF相交于O点,那么点O到△ABC三边的距离相等,请说明理由。
   数学课堂巩固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训练思维能力的必要途径。所以说“练”既解决双基的落实问题,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精心设计课堂练习,注重学生“做数学”,促使学生在“练中学习、练中感悟、练中提升”,从而提高课堂的实效。老师在导学案的后续练习上也颇要发心思,以层层递进的形式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基础性评价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练习,老师放手,同桌小组合作,开放的同时也提供了一次较好层次学生帮助较低层次学生的机会。拓展提高则是将这节课所学的基本性质应用到生活实际问题中,为较好层次学生打开思路,体会数学基本性质的意义和价值,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后记】:先学后导作为一种新型的课堂模式,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新的学习平台。导学案为我们教师创造了一种良好的教学氛围,更能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习环节处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不过起一个导向作用,使学习的主阵地完全交给了学生,使学生形成了“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的学习模式,使其成为问题的探究者、创新者,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程改革的渐进性真正才能落到实处。

标签:更有效 数学 学案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