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出国留学 > 出国考试 > 正文

试论艺术院校辅导员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有效沟通_2018年全国各大院校辅导员招聘

时间:2019-01-16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本文借鉴信息科学、组织行为学、传播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结合艺术院校辅导员与学生沟通状况及特点,基于高校学生管理的信息沟通机制分析阻碍其有效沟通的障碍因素,并提出优化自身素质,提高沟通能力、采取科学的有效沟通方式、拓展多种沟通渠道三种促进艺术院校辅导员与学生有效沟通的路径和方式。
  【关键词】艺术院校;学生管理;有效沟通
  
   艺术院校的辅导员在与学生的沟通等工作上既有普通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与困境。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和急剧变革,艺术教育在教育观念、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的目标与方法上都发生着变化,同时艺术类在校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群体构成、个体的学习方法、生活目标也在发生着变化。因此,艺术院校的辅导员如何能顺应时代特点,针对艺术类大学生的专业特点与性格特质了解每位学生的困难和不同的发展需求,在尊重、认同、理解的基础上通过相互交流、共享对话从而达到有效沟通并给予正确的指导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艺术院校学生管理实现有效沟通的重要性
   (一)艺术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有效沟通的内涵。有效沟通,是通过听、说、读、写等思维的载体,通过演讲、会见、对话、讨论、信件等方式准确、恰当地表达出来,以促使对方接受。达成有效沟通须具备两个必要条件:首先,信息发送者清晰地表达信息的内涵,以便信息接收者能确切理解;其次,信息发送者重视信息接收者的反应并根据其反应及时修正信息的传递,免除不必要的误解,两者缺一不可。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而贯穿于高等教育与学生管理全过程的则是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沟通的有效性对于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的实践层面可概括为三个核心内容: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和咨询指导服务。而这三项核心工作内容的效果性直接体现在辅导员与学生的有效沟通中。对于艺术院校的辅导员更应认识到,在学生管理工作上艺术院校即存在普通高等院校的普遍问题,又有其特有的困境和难题。因此,艺术院校辅导员需针对院校专业特点、该群体学生的个性特点、主体因素等,更应重视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性,从而使他们形成并确立正确的、有社会意义的、有价值的人生定向,培育出合格的艺术人才。
   (二)有效沟通是是树立正确专业理念的前提。我国社会尚处于转型期,市场经济在不断深入发展,艺术审美观的多元化也逐渐在形成。艺术院校的学生更容易受到一些不健康的思想和似是而非的不良文艺思潮的冲击,对一些问题的认识也往往局限于感性表面。导致艺术的意识形态性被置边,甚至将艺术与政治对立起来。而艺术品位、格调的低下则直接严重影响着学生在艺术思想境界的提高,极大的限制了自身的专业学习高度与深度。再者,艺术类学生专业技艺方面需要大量时间的修炼,但由于社会上“一夜成名,身价百倍”的一些急功近利思想影响,使一些学生无法静心学习,更没能处理好文化理论与专业技能的关系,疏于和轻视专业基础的修炼、艺术涵养和品格的修养,使其缺乏滋养的沃土。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先就是要帮助学生在不良社会意识形态与不良思想面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但只有在与学生有效沟通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实现有效的教育。
   (三)有效沟通将“以生为本”落在实处。“以生为本”是整个高等教育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原则,也是学生管理工作中有效沟通的基本前提。有效沟通并不是单方面的信息传递,而是双向的沟通,要对信息发送者得到充分的反馈,也只有沟通的主、客体双方都充分表达了对某一问题的看法,才真正具备有效沟通的意义。艺术院校的学生个性化特点表现得尤为突出,许多具体的问题并不都具有共性的一面,更多的则是体现在个性化特点上。因此辅导员只有具体了解他们学习、心理以及经济等方面的情况和问题,才能对具体问题产生的可能性根源和诱因有全面而准确的认识、把握及预见,有选择、有针对性的做好思想政治教育。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信任,产生深厚的感情和共鸣,真正使学生接受、认同和信任辅导员,愿意将他们生活学习的真实状况、情感、情绪及呼声与辅导员交流,从而达到沟通的有效性。辅导员与学生之间通过有效沟通,使思想政治工作真正能贴近社会生活、贴近学生实际、贴近大学生的思想感情,也才可能真正将“以生为本”落到实处。
   二、艺术院校辅导员与学生有效沟通的障碍因素
  (一)辅导员认知模式刚性。思维是沟通的基础。任何一个有目的的沟通皆始于自我,因此自身的思维是影响有效沟通的重要因素。辅导员若以自我为中心,过于迷信自身思维方法的认知模式往往具有刚性化特征,一方面往往采取单向的说教方式,认为我是老师我就是对的,以静态的思维面对学生的变化和进步,带着情绪主观化判断学生的行为,抓住学生的过失不放,会造成学生强烈的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另一方面,面对自我认知刚性的辅导员,很多学生出于对评优、评奖学金、入党等自身利益的利弊考虑,会附和辅导员的愿望以回避自身风险,这在一定程度上更强化了辅导员的认知模式刚性。如此沟通只能使辅导员更固守于自身思维,许多对利益敏感度高的学生者更热衷于传递失实的信息,最终结局只能是学生内部人心涣散,沟通失效并陷入一种恶性循环。
   (二)学生个体因素差异,沟通呈静态特征。艺术院校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地方,家庭背景、社会环境各不相同,成长经历、爱好特点、气质、性格各异,就连语言、生活习惯也不一致。加之艺术类学生的思想易情绪化,行为随意,突显自我,呈现出的思想认识、价值观、道德规范甚至求学目标皆多样性, 甚至是与社会认同的集体主义价值观等主流观念有部分冲突。这就意味着辅导员必须从学生个体实际出发,然后因人制宜,因事制宜,潜移默化,因势利导,采取不同的沟通模式。
   (三)沟通渠道相对闭塞。自由开放的多种沟通渠道是使有效沟通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沟通渠道的通畅也直接影响着有效沟通能否得以实现。通常辅导员传递、发送信息最常见的方式就是开会,这虽然是传达信息和完成意见沟通的良好渠道,但如果仅是单方面的下达命令,而没有实质意义的沟通,只会引起学生的反感,从而违背了有效沟通的本意。再者,艺术院校由于特殊的专业传授方式,学生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受到专业教师的言行举止、思想品格的影响。长期以来,艺术院校由于缺乏“一盘棋”的观念,专业教育与德育“两张皮”现象长期存在,辅导员肩负的核心思想教育在艺术院校从上至下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难以形成统一的合力。因此,导致学校对建立多种师生沟通渠道制度的忽略,很多学生遇到问题也不愿主动和辅导员取得联系,大大降低了双方沟通的机会。辅导员若想对学生有所了解,就只能通过其他同学的反应来认识,这样间接的渠道从某种程度上也就降低了信息的真实程度。因此,辅导员应主动扩展多种沟通渠道,如网络渠道来解决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时间不及时、空间上分离等障碍,以确保沟通渠道的顺畅。
   三、艺术院校辅导员和学生有效沟通的路径与方式
   (一)优化自身素质,提高沟通能力。首先,艺术院校的辅导员应深入认识艺术专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从思想观念上认识到艺术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所以,艺术院校的辅导员不能仅局限于自己所学学科范围,应与时俱进以完善自我,加强对所带专业学生的专业特点、专业知识的学习与了解,俗话说“志同道合方可共事”,而结合专业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沟通的方式更使学生易于和乐于接受,达到有效沟通的效果并引导学生专业思想观念的健康发展。
   其次,作为艺术院校的辅导员应健全作为艺术院校学生管理工作者所需的系统知识能力。辅导员所肩负的核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是一项日常工作,也是一项专业性较强、业务能力要求很高的工作。辅导员自身定要有高尚的德行,高度的责任心,严以律己,所谓“德高为师,身正为范”。 这也是辅导员人格魅力所在。
   最后,在处理日常事务工作之余,应掌握相关的必备专业知识,例如:通晓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全面、准确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并掌握思想政治工作原理、管理学、心理学;熟悉教育学与教育规律等。在具备相关专业技能,熟悉工作规律的基础上,树立起自己的科学世界观和价值观,并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包括沟通能力、语言感召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等,与学生进行沟通与教育时才能言之有物、言之有理。
   (二)采取科学的有效沟通方式
   1.明确沟通目的。沟通除了日常生活中的随机沟通外,它还是一种有目标的行为。艺术院校的辅导员面对众多的学生,时间、精力皆有限的辅导员应抓住每次与学生面对面的机会进行卓有成效的沟通。而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有效的沟通,辅导员首先要在沟通之前明确其沟通目的,考虑好与某个学生或多个学生沟通中自己将要表达的意图。
   2.选择沟通时机。达到有效沟通,掌握沟通的时机与突破口同样非常重要,时机选择得好,则可事半功倍,而错过了时机或选择不恰当的时机,则往往事倍功半。辅导员在选择时机是指选择与学生进行谈话的最佳时间,也就是谈话要及时和适时。沟通及时,是指辅导员应在学生某个问题或倾向刚露出苗头时,就敏锐地抓住这种苗头或现象,及时与个别进行沟通教育,做到防微杜渐,防止问题扩大化以解决在萌芽状态,可所谓“风起于清萍之末”。
   3.注意沟通对象。艺术院校的辅导员面对同为艺术院校的学生,他们有共性的一面,但更多体现出的是学生不同的特点。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进行沟通之前,在确定沟通目的的基础上,要了解沟通对象的特点和具体情况,明确切入点再针对不同的对象确定具体用怎样的沟通方式与言语进行开导教育,并能从哪些方面给予学生帮助等,这些都是辅导员与学生进行沟通需要思考的内容,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沟通达到良好的效果。
   4. 掌握沟通方式。在沟通前期确定了沟通目的,选择好了沟通时机,并了解了沟通对象之后,掌握沟通的方式是最为关键的一步。也就是说,你知道沟通应该向谁说,说什么,也知道该什么时候说,但你不知道怎么说,仍然难以达到沟通的效果。而辅导员在沟通的过程中也需明白其面对的沟通对象是学生而非客户,因此必须首先具备一颗爱学生的心,主动接近学生,设身处地的去体会学生的内心感受,达到师生共情。沟通的过程中也需要辅导员付出热心、爱心、信心、恒心、耐心与真心,这样方可使学生产生特殊的亲和心理效应,愿意与辅导员进行更多的沟通。恰当的沟通方式是要有效地使用对方听得懂的语言――包括文字、语调及肢体语言进行沟通。但很多辅导员存在一个误区,即是在工作中自己掌握着“话语权”,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辅导员的灌输。其实,倾听才是有效沟通中最基本的技巧,学生工作要求辅导员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发言,避免 “自我为主”的态度,倾听时应以学生为主角,在集中注意力倾听的同时,应适时主动提问,使学生明白你有兴趣在听他说。
   (三)拓展多种沟通渠道。自由开放的多种沟通渠道是使有效沟通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同时还要保证持续不断的沟通,以达到强化的作用,进而达到有效沟通的目的。辅导员在与学生进行沟通时应尽可能的拓展多种有效渠道,包括沟通和信息反馈的双重渠道。在沟通渠道的建立上,除了常规的开会与办公室面谈,辅导员还可以利用宿舍、饭堂或学生茶吧等不同的工作生活地点与学生沟通,让学生觉着自在、舒服更利于学生敞开心怀。而在间接沟通渠道上,辅导员应重视并善于利用好信息技术,与学生通过网络的BBS、微博、电子邮箱、手机、QQ、MSN等,建立实时沟通的联系,更新辅导员传统的工作手段,大大增强工作的时效性和有效性。
   再者,有效沟通要求不仅要有充分的沟通渠道,同时还要保证持续不断的沟通,以达到强化的作用,进而达到有效沟通的目的。信息的反馈则是沟通强化和持续性的必要保障,其中包括辅导员对学生沟通之后的信息反馈和学生对相关问题、意见的反馈。这也是确保沟通渠道顺畅,排除因认知偏差、信息渠道过滤、环境影响造成的误会,以便最有效完成工作、解决问题。
   总之,在新的形势下,艺术院校的辅导员在培养艺术人才的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学生之间只有通过有效的沟通才能培养其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并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积极主动的工作、学习与生活,并规划好他们的职业生涯。
  参考文献:
  [1]郭昊.基于高校学生管理的信息沟通机制分析[D]
  [2]孙秀平.试论辅导员如何做好与学生有效沟通工作[J]
  [3]蒋易展,张静.建立辅导员与学生有效沟通机制的实证研究--以北京邮电大学为例[J]

标签:辅导员 试论 管理工作 艺术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