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导学案 > 正文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导学案

时间:2017-05-31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导学案 带答案

二、自学检测(具体要求:4分钟限时闭卷完成)

1. 毛泽东说:“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发生,而依靠客观的实践。”这句话表明( )

A.对同一事物,人们的认识都是相同的B.真理是客观的,真理面前人人平等C.真理就是科学理论

D.只要参加实践,就能获得真理

2.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07年5月10日06时23分42.7秒 在塔宁巴尔群岛地区(南纬7.3,东经130.4) 发生5.1级地震。但目前,人们还不能准确预测地震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及其强度。这说明( )

A.由于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人们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应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认识B.有些自然规律是无法掌握的

C.地震的出现是一种偶然现象,并无规律可以遵循D.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预测到地震的发生

3. 黑格尔说:“真理是在漫长地发展着的认识过程中被掌握的,在这一过程中,每一步都是它前一步的直接继续。”这说明真理( )

①在认识过程中不断被推翻 ②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超越自身 ③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④在认识中不断超越历史条件

A.①②B.①④ C.②③D. ③④

4. 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社会公平的表述,引发会内外的关注与讨论。我们党对社会公平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时间就是生命,效率就是金钱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再到“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过程。这表明( )

①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②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③人的真理性认识具有相对性 ④真理在实践中总是要不断地被否定

A.①③B.①④C.②③ D.③④

课 内 探 究 案 一、合作探究、讨论质疑 (一)【探究1】

(1)判断:下面这些话是不是真理?

它不会说胡锦涛来了,黑板就会变成红色的了。

(3)真理为什么是客观的?

第一,真理反映的内容即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第二,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即实践本身也是 的活动。

观点一: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观点二: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观点三:宇宙无限,没有中心。问题:哪一个是真理? 学生:观点三:宇宙无限,没有中心。 老师:为什么观点三是真理?

学生:这是科学证明的,是实践检验的。

老师:”宇宙无限,没有中心 ”不是人想改变就能改变的,因此, 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 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的检验标准是客观的,所以真理是客观的。

注意: A.真理作为一种认识,是通过概念、判断、推理来表达的,其形式是 的,内容是 的。

B.联系意识的本质,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作为正确的意识,其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

(4)①有用的就是真理。( )

分析。“有用的”不一定是真理。

(1)“有用就是真理”以主观需要作为衡量真理的标准,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是错误的。 (2)“有用即真理”是一种实用主义真理观,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是非常有害的。 事例:二战期间,日本要侵略中国,所以提出建立大东亚共荣圈。“建立大东亚共荣圈”对日本是有用的理论。美国要打击伊拉克,所以提出伊拉克存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伊拉克存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这一命题对美国政府是有用的。

②真理是有用的。()

对。真理作为正确认识,对人们的实践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③圣人之言、领袖之话就是真理。 () ④被多数人承认的就是真理。 ()

真理是标志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检【探究2】在平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度。但是在凹曲面上和球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不等验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是否符合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只有社会实践及其结果才能充当这一标于180度。欧几里德定理还是不是真理?这说明了什么? 准。而圣人之言、领袖之话和人们是否拥护,都一种主观判断,不能作为客观标准。 (这说明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超出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

成谬误。【提示】这里的条件和范围从空间上讲,即任何真理都只是对物质世界的某一领域、某一层展示:坚持真理的黄万里 面的正确认识。) 人们都知道黄河上有一座三门峡水库——那是一项巨大的失败工程。黄万里就因此出名。 【探究2】思考:下雨是好事还是坏事?这说明了什么? 黄万里,著名爱国民主人士黄炎培之子,清华大学教授,中国著名的水利、水文学专家。黄万里(踢足球时下雨,下雨是坏事;种了植物后下雨,下雨是好事。 的伟大之处,不在于他预见到三门峡工程的失败,而是在面对三门峡水利工程,中国水利专家集体丧这说明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失立场的背景下,他孤身触犯上级,捍卫了真理和自己的良心。 历史的统一。离开这一特定的过程,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 1954年10月,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国家黄河规划委员会完成了《黄河综合利用规划》,计划【提示】这里的特定过程从时间上讲,即任何真理都是对事物发展过程中某一特定历史在黄河干流上将修筑起46座河坝,其中三门峡大坝最大最重要。 阶段的正确认识。具体的统一指主观认识符合当地的实际,历史的统一指主观认识符合正是这项工程的修建,导致在以后的40多年里几十万人口离开他们原本富裕的家园,迁移到土地贫当时的实际。) 瘠的偏远地区,其中一些人来回迁移十几次,生活变得一贫如洗。据记载,曾有水利专家前往视察后 叹息不已,国务院派去的高级官员看了也落泪,说“国家对不起你们”。 【老师的结论】 在当时,几乎没有人公开反对上三门峡工程。充满壮志豪情的领导人们一心一意要在自己手里实现真理的 和表明,真理和 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圣人出,黄河清”的梦想。 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 是难免的。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 。 在三门峡工程讨论会上,三门峡工程的“主上派”与只有黄万里一人的“反上派”展开激烈争论。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要坚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主上派”们描绘的是建高坝,拦洪蓄沙,让清水出库的美妙图景。 而黄万里说,在这个淤积段上是不能建坝的。否则黄河下游的水患将移至中游关中平原,而且他认为,(三)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河道里的泥沙起上游切割、下游造陆的自然作用,建坝拦沙让黄河清是违反自然规律的。他指出此坝【探究3】课本P48材料: 2003年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 修后将淤没田地,造成城市灾害。 问题:⑴2003年的这场空难,说明追求真理的过程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为什么会这样?黄万里孤身舌战,争辩七天后见无效,又退而提出:若一定要修此坝,建议勿堵塞六个排水洞,以认识具有反复性。 便将来可以设闸排沙。这个观点被全体同意通过。但施工时,苏联专家坚持按原设计把六个底孔都堵原因:人的认识要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 死了。上世纪70年代,这些底孔又以每个1000万元的代价打开。 (1)从认识的主体来看,人们的认识要受到具体的的限制,还要受到等 黄万里的预见从工程建成之日起便被一一验证了。三门峡水库1960年9月建成,从第二年起潼条件的限制。 关以上黄河渭河大淤成灾。两岸受灾农田80万亩,一个县城被迫迁走,西安受到严重威胁。从1972(2)从认识的客体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 也有一个过程 年黄河开始断流,20世纪90年代已每年断流平均100多天。 三门峡工程总结算时耗资达40亿元,相当于40座武汉长江大桥的造价,而之后改建费用和因之受灾⑵这一事件有没有影响其他国家的航天飞行计划?(其他国家从这一事件中吸取了教训) 的地区所遭受的经济损失,更是一个无法估量的数字。 这说明认识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学生: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黄万里的第二个预言:长江三峡大坝永不可修 。 “三峡高坝若修建,终将被迫炸掉。” 识往往要经过从 到认识,再从 到 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他的子女评价他:“他只说真话,不说假话;只会说真话,不会说假话。”

【探究4】阅读:P48——49材料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承认真理是客观的。任何人,不论他的出身、社会地位、职业状况等如何,只要他的认识和问题:人类对火星的认识还会发展吗?为什么? 客观对象相符合,他就拥有真理。 ( 认识具有无限性。 含义:人类认识是 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二)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原因: 阅读:课本47页材料。 (1)认识的对象是无限的变化着的;

(2)作为认识主体的 是世代延续的;

(3)作为认识基础的是不断发展的 )

【探究5】三国时期我国古人用肉眼观察火星;现在人类用宇宙探测器近距离拍摄火星地表图片。人类对火星的认识活动是重复的还是上升的?

( 学生: 认识具有上升性(真理是不断向前发展的)

1)认识运动不是圆圈式循环运动,而是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运动。 2)真理总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

[易错点探究]

误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说法否定了真理的客观性

这种观点错误。(1)“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说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这是由于人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人的正确认识不仅具有客观性,而且具有主观性和差异性。

(2)所谓真理的客观性,是指人的认识中含有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表明人的认识的主体差异性,而这些具确有差异性的认识是否是真理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是真理,应由实践来检验。

(3)承认人的认识上的主观性和差异性,并不等于否定真理的客观性。

误区:真理在任何条件下都是正确的

这种观点错误。(1)任何真理都是有条件的,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2)真理都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际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真理的正确性只是相对于某个时期、某些条件才成立的,离开了特定的条件和特定的过程,真理就不真。

(3)真理需要发展,需要向前推移,一切把真理凝固化、僵化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原理归纳】 ▲ 真理的客观性、具体性、条件性原理 〖原理内容〗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但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方法论〗

①首先要尊重真理;②其次,要研究真理存在的具体条件和范围,做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照搬照抄“真理”;③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对待错误。

▲ 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原理(或: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原理)

〖原理内容〗

认识具有反复性,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这就决定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对象是无限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的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方法论〗

真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

验和发展真理。

二、总结巩固(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巩固提升】

(B级)1.实用主义者詹姆士认为,有用的观点就是真理。“它是有用的,因为它是真的”,或者说,“它是真的,因为它是有用的。”上述观点的错误在于 () ①否认了真理是有条件的 ②否认了真理都是具体的 ③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④歪曲了判断真理的标准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A级)2.毛泽东说:“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这句话表明 ()

A.对同一事物,人们的认识都是相同的B.真理是客观的,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C.真理就是科学理论 D.只要参加实践,就能获得真理

(B级)3.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这是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提出的定理。在此之后的两千多年里。人们一直把它当作任何条件下都适用的真理。但是,19世纪初,俄国数学家罗巴切夫斯基提出:在凹曲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小于180°。随后,德国数学家黎曼提出:在球形凸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大于180°。这说明真理是( )

①因人而异的②具体的 ③有条件的③客观的 A.①②B.①③C.①④ D.②③ (A级)4.爱迪生:“失败也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只有在我知道一切做不好的方法以后,我才知道做好一件工作的方法是什么。”从认识论的角度看,这段话表明()

A.真理是客观的 B.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 C.正确的认识对实践才具有指导作用 D.真理和谬误是无法分开的 (B级)5.经过各国科学家的研究探索,面前对甲型H1N1流感的病毒特点和疫情特征有了新的认识。

根据这些认识,我国决定对防控疫情的措施进行调整,不再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集中隔离观察,轻症病例可居家治疗。人们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与疫情的新认识反映了( )

A.真理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为谬误 B.人们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历多次反复C.认识在发展中不断推翻已有的真理性认识 D.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B级)6.从现有的证据看,甲型H1N1流感的死亡率与普通季节性流感相近,但这种流感病毒是一种新病毒,人们对它的认识还处于初级阶段,不像对普通季节性流感认识那么深刻。导致人们目前对甲型H1N1流感的认识比较肤浅的原因有 ( )

①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实践水平的制约②客观事物的本质的暴露与展现需要一个过程 ③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 ④真理都是具体的、无条件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009年3月18日以来,墨西哥共发现上千名猪流感疑似者,死亡人数节节攀升,猪流感正引发整个美洲乃至全球担忧。世界卫生组织专家表示,墨西哥等国出现的流感病毒是多种病毒的混合体,并不像人们通常认为的完全由猪引起。因此,我国将人感染猪流感改称为甲型H1N1流感。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B级)7.人们当初将甲型H1N1流感称为猪流感,这体现了( ) A.认识受到主观、客观条件的限制 B.真理和谬误是认识过程的两个必经阶段 C.真理合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D.人们的认识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

(A级)8.我国将人感染猪流感改称为甲型H1N1流感,这反映了 ( ) A.真理都是客观的 B.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C.认识活动是圆圈式的循环运动 D.真理是主观的 (B级)9.“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这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外科医学奠基人裘法祖的“座右铭”。其中,“做学问要不知足”,是因为( ) A、人具有主观能动性B、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C、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D、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B级)10.新时期我国农村改革是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展开、递次推进的,它经历了从“大包干”到税费改革,再到乡镇机构和管理体制等在内的综合改革过程,从而大大促进了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农村改革的历程表明 ( )

①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②人类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③认识的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④只有参加社会实践才能获得正确认识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C级)11.我国农村改革已走过30年的历程。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前关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讨论尤受瞩目:未来土地产权是家庭私有化还是集体化?农民是否可以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在专家学者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这意味着在新的形势下,必须坚守18亿亩耕地这根红线,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同时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1)请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简要分析中央作出“十七届三中全会对我国土地管理制度的明确规定”过程所蕴含的哲学道理。

(2)针对十七届三中全会对我国土地管理制度规定的形成过程,有人认为,真理永远掌握在、专家、权威手中。请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评析这一观点。

四、我的收获(将探究过程中的疑惑梳理记录下来,提示自己在合作探究中质疑,寻求解决)

参考答案

目标检测 1~5. DBDBB 6~10. CABDB 11、答:

(1)①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十七届三中全会对我国土地管理制度作出的明确规定正是基于我国农村改革30年来的实际状况而作出的。②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0年的农村改革、专家学者的充分调研,使党中央认识到要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同时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2)①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②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专家、权威往往比普通人更能准确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但任何专家、权威都不可能永远正确。③真理最终掌握在谁的手中,不是以身份和地位为标准,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④我们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补充例题:

1、(08宁夏)材料:20世纪80年代以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组织数百位科学家经过长期的观测、调查、实验和分析探讨,先后发布了四个“气候评估报告”。1990年报告称

篇二: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导学案

高二《生活与哲学》导学案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自主学习

【思维磁场】

王安石曾用“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的诗句题咏秋菊。苏东坡则认为秋菊不可能像黄花那样落英满地。以“秋菊不比黄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的诗句加以嘲讽。后来,苏东坡在黄州果真见到了秋菊落英,方知自己错了。

[讨论]:上述故事中苏东坡为什么会犯错误?这说明了什么哲理?

[提示]:(1)因为不同地方、不同品种的菊花落花情况不同,苏东坡的错误在于他只看到过不落花的菊花而没见到过落花的菊花,即他的认识受到了客观条件的制约,这使他得出了错误的结论。

(2)这说明认识要不断地扩展。

【自我认知】

1. 真理是客观的

真理是人们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______。真理是标志_________________的科学范畴。

2.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1)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______,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2)真理都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_________来说的,都是主观与______、理论与_______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______往往是相伴而行的。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______是难免的。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________________。

3. 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1)认识具有反复性。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_____________。认识受到各种_____的限制,还会受到不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条件的限制。从认识的客体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这就决定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________,再从_______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2)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对象是无限变化着的______。作为认识主体的______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_______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类认识是____________。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____________,在实践中________________ ,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生命。

(3)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并不表明它是一种_______________,相反,从实践到认

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实践中不断地向前发展。

探究学习

【案例导析】

学以致用

【自我演练】

一、单项选择题

1.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

A.无限性B.反复性C.客观性 D.主观性

2.对“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理解正确的是( )

A.真理对任何人都是平等的B.任何人都必须承认认识的真理性

C.在真理面前任何人都是平等的 D.在对同一对象的不同认识当中,真理只有一个

3.“失败也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只有在我知道一切做不好的方法以后,我才能知道做好一件工作的方法是什么。”从认识论的角度看,这段话表明( )

A.失败和成功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B.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

C.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把握重点

D.真理和谬误是无法分开的

4.在凹曲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小于180o,而在球形凸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大于180o。这说明( )

①真理是无条件的 ②真理是有条件的③真理是具体的

④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5.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一天后,俄罗斯成功发射了客运飞船,10月15日,我国“神州”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这说明( )

①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②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③事物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④人类探索宇宙的脚步永远也不会停止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6.如果人站在月球上,眼睛看见地球是一个整体,无法分辨出细节,用放大2000倍的光学显微镜可以看到地球上的楼房,如果用放大几亿倍的纳米扫描隧道显微镜,可以看到水泥墙和泥土里的沙粒。这一事实说明()

A.当今人们的认识能力是无(本文来自:WWw.DXF5.com 东 星 资 源 网: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导学案)限的 B.新的认识工具和手段推动认识的发展

C.认识来源于实践,推动实践发展D.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和扩展

7.下列对于认识和真理的说法,错误的是()

①认识是一个过程,而真理是不变的②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而认识的内容是主观的 ③两者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④认识是对事物现象得认识,真理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⑤真理是认识,认识不一定是真理

A.③④⑤ B.①②③ C.②④⑤ D.①②④

8.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它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自满,永不懈怠,这是我们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从哲学上看,不断推动理论创新是指()

A.意识是自然和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

B.要使认识随着客观事物的发展而向前推进

C.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D.一切从实际出发

二、非选择题

9.材料一:20世纪80年代初,人们主要将GDP总量和人均GDP作为衡量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标。

材料二:我国现在人均GDP已突破1000美元,到2020年将达到3000美元,这是整个现代化进程中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也是经济社会结构将发生深刻变化的重要阶段,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请回答:

20世纪80年代初到现在,人们对经济社会发展评价标准的变化体现了什么哲理?

【能力拓展】

一、单项选择题

1.爱因斯坦说:“大自然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只是一头狮子的尾巴,但不要怀疑狮子的存在。虽然它还不能马上现出它的全身,那是因为它非常巨大。”这句话说明( )

A. 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现象抓住本质

B.大自然无限大,而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

C.人类无法认识世界

D.人们的认识需要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

2.多年来,三峡工程技术人员经过大量调查研究,掌握了丰富的材料,召开了三峡工程技术问题讨论会300多次,现场设计讨论会1600多次,形成会议记录4400多万字,终于形成了科学的设计方案,取得工程的阶段性胜利。由此可见( )

A.认识的根本任务是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B.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获得

C.对技术的精益求精,是科学研究的根本目的

D.只要掌握科学的理论,一切问题就能解决了

3.在克隆技术刚刚诞生时,人们认为克隆动物与它的身体从形态上一模一样。这表明()

A.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

B.人们的认识总是在不断扩展、深化和向前推移的

C.认识和利用规律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篇三:《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学案分析

首先是教材的分析;

本课是必修四《生活和哲学》第二单元第六课第二框题的内容。本框题所在单元的核心问题是如何看待我们周围的世界。而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单元中最终是由本框内容来实现的。本框题是所在单元的归宿,是对物质与意识、实践与认识关系的整体呈现与升华,是如何正确看到我们周围世界问题在世界观上的升华。

接下来是学情的分析

学生已学习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实践和认识的关系等内容,基本具备学习本框题的相关知识和经验。但是本节课的容量偏大,理论性较强,学生已初步具备了自主探究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但有待进一步提高。

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生情况的分析,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①掌握真理的含义。②理解真理是客观的、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理解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2、过程方法目标:

运用具体的事例分析说明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和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进而懂得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道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学会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去认识真理;引导学生感悟到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从而正确对待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和失败,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当我们全面分析了教材、学生并确立教学目标后,就不难理解本节课的重难点了。 教学重点是: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依据: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并有很强的德育功能。

教学难点:真理的客观性

依据:比较抽象,理论层面较高。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我确立了以下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立足生活实际,从生活中取材,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运用能力。

讨论法:针对某些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促使学生学会在学习中解决问题。 讲授法:通过教师对教材有逻辑的分析,引导学生系统掌握知识;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体,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我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 这节课指导学生的学法主要采取:体验式学习、交流合作学习、分析归纳式学习。

下面,我将着重介绍我的整个教学过程环节:

首先是,导入新课部分

(图文并茂)用ppt显示德国诗人莱辛的名言:“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更宝贵”。

(开门见山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新的学习探究活动。创设形象情景,引起悬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下面是讲解新课部分

创设情境——探究活动一,用ppt演示:实用主义者詹姆士的话:有用的观念就是真理(图文并茂)。

设疑:①詹姆士关于真理的说法错在哪里?②在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中,什么样的结论能够被

称为真理?

从而讲解 一、真理是什么(板书)

下面创设情境:展示:“两小儿辩日”的故事。

设问:你能帮助他们回答这个问题吗?为什么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不回答小孩的问题?难道真理不止一个?

以及进行探究活动,用ppt展示:有关三角形内角和小于、大于180度的科学发现的材料。 设问:新的科学发现是否表明欧几里得定理不再是真理?是什么原因使人们认识到欧几里得定理并不是任何情况下都适用的真理?这又说明了什么?学生讨论回答

从而在此基础上讲解

1、 真理是客观的

2、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板书)

(以问题(任务)引导学生学习,通过层层设问,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沿着问题思路获得探究结果,发散思维,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去分析问题,深化知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同时,也就突破了重难点)

下面,本机内容最后一个知识点的学习—— 二、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板书)

我将播放flash:关于人与自然的环保教育材料。

设问: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为什么?

学生观赏动画镜头。读课文,联系旧知思考问题。分组讨论交流。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补充,小组之间评价。

教师适时引导、点拨、归纳,渗透德育,形成理念。

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板书)

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实践是不断向前推进的,人的认识也在不断向前发展,人对事物的真理性认识也是不断发展和完善,我们要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也是对我们的方法论要求。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板书)

最后,ppt展示知识要点,便于学生记忆,教师有针对性补充。

(这样设计:用新鲜的手段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将课堂的学习与社会和生活的实际有机联系起来。通过学习探究,形成理念,并使学生的思想情感得到进全面升华。)

接下来呢是课堂小结,引导学生根据板书巩固知识,并布置简单习题

(这里我运用的是提纲式板书:这种形式的板书能够突出课文的重点,便于学生抓住要领、把握内容、加深印象,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谢谢大家,我的说课就到这里。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板书设计: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一、真理是什么

1、真理是客观的

2、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二、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方法论要求

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模拟上课:

导入二

“伊拉克存在大规模的杀伤性武器。”这是美国出兵伊拉克,发动伊拉克战争的借口和理由。 问题探究:这个理由是正确的吗?是真理吗?

学生:不是真理。实践证明这与事实是不相符的。

教师总结:这位同学回答得太好了。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伊拉克被占领了,但美国并没有在伊拉克找到所谓的“大规模的杀伤性武器”,事实证明美国的战争理由是错误的,它不是真理。

教师引导:

那么从这个事例中,我们能给真理下一个定义吗?

推进新课

一、真理是客观的

板书:1.真理的含义

人的认识都是对客观对象的反映,其中与客观事物相符合的认识就是真理,不符合的认识则是谬误。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问题情境

(多媒体课件展示)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问题探究:上述诗句和俗语反映了什么样的哲学道理呢?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上述诗句和俗语说明人们对于同一个事物会有不同的认识和看法,从不同的侧面看,真理有许多个。

板书:2.真理的基本属性——客观性

相关链接:毛泽东说:“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赖于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真理只有一个,不存在反映同一对象的相互矛盾的不同的真理。

问题探究:毛泽东的这句话又说明了什么意思呢?

学生:说明对于同一个确定的对象,真理只有一个。

教师进一步设问:这是否与前面的观点相矛盾?

学生:不矛盾。

教师:为什么?

学生:前面是指从不同的侧面去看,真理有多个。

毛泽东的这句话是指从同一个侧面看,真理只有一个。这一个就是与客观事物相符的那个,而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拓展探究

对于真理含义的理解

(1)真理是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的统一

①真理在形式上是主观的, 因为真理属于认识范畴。不能把真理等同于客观实在。

②真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客观性乃是真理的根本属性。因为:第一,真理的内容来自于物质世界的客观事物及规律,真理的内容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主观意志;第二,检验真理的标

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2)批判实用主义真理观

实用主义真理观把“有用”作为真理的根本属性,主张“有用就是真理”。实用主义是主观唯心主义的一个流派。

“有用就是真理”的要害在于抹杀了真理的客观性,混淆了真理和谬误的界限, 并会导致真理多元论。按照这种观点, 谎言也可以成为真理,因为它对骗子是有用的;按照这种观点, 公说公有理, 婆说婆有理,因为不同的理论对于不同的人来说都是有用的;按照这种观点,某一理论今天对我们有用, 今天它是真理, 明天对我们无用或者有害,明天它就是谬误。 真理的确是有用的, 因为真理具有价值性, 它能够满足人的需求。但是,价值性并不是真理的根本属性, 真理的根本属性是客观性,真理的价值性是以真理的客观性为基础的。 “真理是有用的”是一个正确的命题, 但是不能把它换位成“有用的就是真理”。显然,并非所有“有用的”理论都是真理。

教师总结: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是,其中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即只能有一个真理。真理与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标签:在实践中 真理 追求 求索真理的历程导学案 生活中的实践得出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