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随笔 > 正文

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的科学理念与有效途径 知识分子

时间:2019-01-28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群体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潮流已经历了三十多年的成长过程,被纳入党的统一战线工作视野已有十多年时间。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群体作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对这个特殊群体的工作,必须从科学分析和把握他们的群体特征、内在需求和价值取向着眼,准确看待他们在未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中的功能、地位和作用,有针对性地树立与此相适应的新的工作理念、选择新的工作途径、确定新的工作导向,为因地制宜开创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群体统战工作新局面打牢必要的工作基础。?
  关键词:自由择业知识分子;工作理念;工作途径;工作导向?
  中图分类号:D6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63(2012)01004207?
  
  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群体是在我国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中,由传统知识分子阶层分流分化而成。他们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潮流已经历了三十多年的成长过程,被纳入党的统一战线工作视野已有十多年时间。我们应从新形势下党的知识分子工作全局需要和统一战线在新世纪新阶段对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新格局、新要求上,来研究和把握对自由择业知识分子工作的历史定位。同时,我们研究并开展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群体的工作,还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全局的眼光、理性的思维和政治的视域来充分认识它的重要意义。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群体作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对这个特殊群体的工作,必须从科学分析和把握他们的群体特征、内在需求和价值取向着眼,准确看待他们在未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中的功能、地位和作用,有针对性地树立与此相适应的新的工作理念、选择新的工作途径、确定新的工作导向,为因地制宜开创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群体统战工作新局面打牢必要的工作基础。?
  一、工作理念的转变?
  胡锦涛总书记在建党90周年的“七一”重要讲话中,从党的建设和事业发展的全局高度,为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的事业中来,强调指出:“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国家发展的战略资源。全党同志和全社会都要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重大方针,牢固树立人人皆可成才的理念,敢为事业用人才,让各类人才拥有广阔的创业平台、发展空间,使每个人都成为对祖国、对人民、对民族的有用之才,特别要抓紧培养造就青年英才,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这就为党在新时期的知识分子工作、人才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在学习贯彻讲话精神中,必须转变与此不符合的工作理念和思想观念。?
  对待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群体的工作,既要从长期以来延续至今的“重党内、轻党外”、“重体制内、轻体制外”的思想观念和工作理念中解放出来;又要从近些年来统一战线重有资产、对地方经济发展有影响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工作,轻有智力、有专业优势的自由择业知识分子、专业人士工作的思想中解放出来。更要看到,在各地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从知识分子工作更为广涵的人才工作中,为迎接新一轮经济转型升级实践中,对人才的强烈竞争,不仅要作为稀缺的经济资源来引进、培育和使用,同时要作为不可或缺的政治资源、社会资源来引进、培育和使用,从中树立富有时代性,符合我国当前知识分子和人才队伍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分化和分流的实际情况、发展趋势新的思维方式和工作理念,这是卓有成效地推进党对自由择业知识分子工作的重要思想基础。?
  第一,在当前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创新型经济的新征程中,必须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指导思想,切实把握住科技与市场两大支撑点。尤其在人才国际化的市场竞争中,应看到人才的流动和使用是不分“党内还是党外”、“体制内还是体制外”的。国内各地都在跨区域吸引、招聘创业创新人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也明确了面向社会各阶层公开推荐、选拔、聘用人才的政策导向。对专业人士“多点执业”试点的管理工作也在逐步制度化、规范化。这表明传统管理体制内与体制外两大知识分子、专业人才群体之间岗位的交流、交替已起步,在深化改革中会走向常态化。各地在全面贯彻党的“培养人才、吸引人才、使用人才”的工作方针时,要进一步打牢“培养人才”这个基础,创新“吸引人才”这个重点,落实“使用人才”这个关键,始终做好广泛团结、有效汇集各类知识分子和专业人才这个核心,因地制宜,想方设法做到更好地吸引党内党外,体制内与体制外,境内与境外各类知识分子、专业人才和优秀人才,把他们集聚到党和国家的事业中来,积极投身到“与民族共命运、与时代同步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大道上来。?
  第二,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群体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环境中,在人力资源自由流动和优化组合中新产生的利益群体。他们摆脱了传统单位制的依赖,获得了自由与自主,执业在传统“单位制”的供给关系和管理体制之外,但却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内一支具有创业生机和创新活力的建设力量,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中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更须深刻地认识到,他们作为新的社会阶层成员中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坚力量,党中央已明确他们的社会政治属性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如《律师法》已明确执业律师是“社会主义法律工作者”;注册会计师、评估师、审计师被民间统称为“经济警察”、“经济安全的卫士等”),都被纳入社会主义社会的相关行业管理体制之内,他们工作在经济、社会、司法工作的最基层、最前沿,成为法治社会、文明社会、诚信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专业力量。应从社会主义事业全局的高度来树立新的“内外观念”,充分认识到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群体是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的建设力量和依靠力量。?
  第三,应充分肯定在共产党内汇集着大批优秀知识分子,但也应看到,有大致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知识分子和专业人士都仍分布在党外,党外知识分子成为我国知识分子的一个主体,他们反映了中国知识分子队伍的总体面貌和基本特征。在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群体中同样汇集着大批学有专长、思想活跃、心向祖国与人民,服务经济与民生的党外有识人士和专业人士,他们作为爱国统一战线制度框架内的新成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共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团结、凝聚起来的新力量。?
  在我国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各地差异化良性互动发展进程中,应理性地看到分布在党内和党外、体制内与体制外的各类知识分子群体之间,呈现出相互依存与竞争、彼此合作与协同、共同发展与融合的良性互动态势。为此,必须在党员、干部中进一步摒弃那种把从公有制组织分流分离到各类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中的知识分子,视为“人才流失”、“挖公有制墙角”、“自由散漫”、“不守规矩”、“重利轻义”等不合时宜的错误认识。对分布在不同所有制结构体制中的知识分子群体,应遵循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原则,树立一种新的“内外观”。一是他们都执业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内,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依靠力量,在政治上都平等享有各项法定权利,在党的知识分子政策上应充分体现公平、包容、“一视同仁”的原则。二是鉴于他们在内外市场竞争环境中择业、创业的方式不同,在党的知识分子工作、群众工作中应体现分层次、差别化、有特色地来谋划工作思路、构建工作载体、创新工作机制,卓有成效地去开展自主择业知识分子的工作。总之,应该牢固确立不分体制内外、不分职业岗位、择业创业方式,一起实现“包容性发展”的理念和共识,深谙“融合则和谐,排斥则俱伤”的道理,以利于在全党、全社会进一步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政策环境,形成“培养人才、吸引人才、使用人才”的舆论氛围,为又好又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
  二、工作途径的选择?
  党的群众工作、统战工作生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就在于能否准确把握发展变化着的形势、任务以及工作对象内在需求的变化,通过改革创新提高对外部工作环境和内部工作对象结构布局变迁的适应能力、引领能力、管理服务能力和动员整合能力,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把各方面的优秀人才汇集到党和国家的事业中来。当今经济、社会深度转型的过程,也会伴随着社会组织方式、社会力量整合方式转型和社会各阶层、各利益群体利益关系调整的过程。由计划经济时代单一的行政管制整合方式向市场经济条件下多元互动整合方式转型,在内涵上必然要求从过去追求一体化整合方式转向承认并尊重异质化、包容型整合方式,由过去过于注重政治整合方式向综合运用经济、政治、法律、道德等多种整合方式,由国家与社会同构化的整合方式向政府主导的有限整合与社会自治相结合的整合方式转变。在这中间包容了对人们利益观念和社会行为的调整、对利益悠关方有效供给的调整等。再从当今社会就业方式、择业观念和劳动关系的多样性、复杂性、多变性着眼,社会各类择业者、创业者、劳动者维护宪法与法律、法规所规定的各项基本权益必然会呈现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特点。为构建社会各阶层、各利益群体之间和谐的劳动关系、利益关系,在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群体工作中要突破传统的居高临下单一式的,以说服教育为主,以意识形态上差异划线的工作途径依赖,科学筹划,选择富有时代特色、符合这一群体特征和需求的工作思路和工作途径。?
  在当今社会各阶层权利意识萌发的年代,不仅社会治理的思路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党的群众工作的思路也必须适应社会各阶层心态和追求多样化变化。因此,对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群体工作思路的调整和工作途径的选择要适应当代知识分子择业观念的变化,尤其是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群体价值取向从“重义轻利”向“义利兼顾”的转变。我国正处在从传统型社会向现代文明型社会嬗变的过渡时期,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处在古、今、中、外的时空交汇点上,呈现出“新旧交替、多元共存”的特征,人们的内在需求,作为人生存发展本能的必然要求和内在期望,是人的本质。在需求层面上具体展现不同人群复杂的、多层次的差异性,决定着不同人群在不同的发展成长阶段的内在需求也是复杂多样的,既有基本层面的生存权利和物质需要,又有较高层面的政治权利和精神需要,尽可能维护和满足工作对象合理的内在需求,是建立并巩固党的工作体系的重要支撑点。据此,在当前我国传统的政府权力主导型管制社会形态向兼顾公民权利导向型、多元主体共同治理型社会转型变迁中,要顺应我国知识分子队伍的结构和布局变迁的规律,既要准确把握当代知识分子群体的共同特征和内在需求,更要分层研究把握自由择业知识分子、自由择业党外知识分子群体的一些差异化特征和需求,遵循党委统战部门负有“综合反映各方面情况、分析反映知识分子全貌”的总体责任,履行好“反映情况、掌握政策、协调关系、举荐人才”的基本职责,重点做好各行各业有代表性、有影响的党外知识分子工作。?
  在工作思路的筹划和工作途径的选择时,也要挖掘中国传统历史文化演变中的一些启示,在传统的伦理道德领域内曾经历过前有“义利之辩”、后有“理欲之辩”的历史过程。先哲很早就提出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思想,也有古代士大夫人群的“可进可退说”,即所谓“人生得意时救国救民,兼达天下;失意时回归内心修炼,独善其身”等历史遗风。传统犹如人的血脉,应随时代发展而赋予新意,但不能割断。我们更要分析当代自由择业知识分子、专业人士群体的基本价值观念正在从传统知识分子“尚德崇义”、“重义轻利”、“重理轻欲”向现代知识分子“义利兼顾”、“以义为先”的取向变化,理性对待他们敢于直面市场变换和竞争中的自主流动性、行为趋利性和观念心态的多样性等群体特点,积极探索能够充分尊重、持续激励、依法按章保护他们自由择业、自主创业、干成事业的动机和行为这样一种新的工作思路和工作途径,因地制宜地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并满足他们多层次、有差别、多样化的物质需求、政治诉求和精神追求,并在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中能不断消除束缚、制约他们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和特点,自主择业、创业的一些政策性约束、体制性障碍,在党对这一特殊群体的群众工作、统战工作中更好体现包容这一群体在内的社会各阶层的利益为重,以他们的期盼为念的工作理念,保障他们的“体面劳动”、“尊严生活”,同时要教育引导他们在涉及事关国家、民族核心利益问题上必须坚持“以义为先”的核心价值导向,始终坚持爱国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
  在统一战线广泛团结、联合的主题、“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和衷共济的价值取向中,营造宽松、包容、开放、和谐的人文环境和政治环境,达到“政通人和”的目标追求。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感,在包容多样中增进团结合作,使各行各业自由择业的党外知识分子、专业人士在规范的制度、有序的运行秩序中平等竞争、互动合作、各展所长、各得其所、共同发展、相得益彰,达到维护国家利益与追求个人利益的统一、物质利益与精神追求的统一、求利目的合理与求利手段依法相统一的“义利统一”状态,支持帮助他们中的各个体能健康成才,团结引导这个群体能健康成长,这就构成了对自由择业知识分子工作的基本立足点和落脚点。在阶层关系和谐建设中,使他们自主择业、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充分尊重和激励,让他们充满活力;把他们在差异化发展中的利益关系通过开放、包容、公平正义得到妥善协调共赢,使之体现诚信友爱;把他们在市场竞争中繁纷多样的行为得到规范,并回归安定有序;把他们散布在各行各业中的力量得到有效整合、人心得到凝聚,促使他们全面发展;把他们多元化的价值追求,都能在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活动中,找到融合点和归属感。并以此来把他们紧紧地团结、凝聚在党和政府周围,不断增强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价值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政治认同和对党的统一战线的感情认同,以利于不断巩固和壮大爱国统一战线最广泛的政治联盟,结成包容社会各界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可见,在新形势下,科学筹划新的工作思路,选择新的工作途径是党的自由择业知识分子工作能够具有针对性、取得实效性的一个关键。?
  三、工作导向的确立?
  党的十六大报告对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的社会政治属性明确为“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同时指明了“对为祖国富强贡献力量的社会各阶层人们都要团结,对他们的创业精神都要鼓励,对他们的合法权益都要保护,对他们的优秀分子都要表彰”的政策导向;在价值目标上要“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强调在全社会贯彻“四个尊重”的工作方针中,要牢牢把握工作导向,“要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不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不论是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一切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的劳动,都是光荣的,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海内外的各类投资者在我国建设中的创业都应该受到鼓励,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该得到保护……”“要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创业机制,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上述重要论述,成为在新世纪新阶段对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自由择业知识分子、非公经济人士)党的群众工作、统战工作中必须遵循的总的政策原则、工作导向和要达到的价值目标。?
  第一,必须牢固确立在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大局中实现人生价值的眼光和志向。科技与知识一样,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进程中,经历了从“公益性”到“私益性”,再到动态协调知识和科技的“公益性”与“私益性”之间关系的过程。长期以来,在各国市场经济的运行中,知识和科技充当了资本寻求增值目标的开发性力量和获取利润最大化的“拐杖”。随着现代科学前进脚步,在共建和谐世界,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这种新的社会人文生态中,应清醒地看到,自主知识产权、专利是自由择业知识分子、专业人士创业创新的核心与标志,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型企业会是个空心企业,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地区,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中会缺乏竞争力和持续发展的能力,应十分注重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坚持保护和开发并重的原则。一方面通过知识产权制度体系的构建,鼓励不同创业、创新主体互助合作,最终担负起保障知识主权人的利益、促进知识创造的激励机制等“私益性”任务;另一方面也要担负起促进知识、科技的信息的传播,通过开发和应用各类知识和科技创新成果,产生溢出效应,来促进经济发展和科技、文化的进步,促进人类综合素质的提高,造福于人类的“公益性”任务。?
  社会各阶层各群体在社会主义国家民主制度中的地位,既取决于不同群体的发展,更取决于他们对国家发展的作为和社会的责任担当。随着世情、国情、民情的深刻变化,我国社会各阶层、各群体的利益关系和价值观念日趋多元,重视并发挥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群体重要作用,要十分注重对他们共同致力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伟业这种民族文化根基的培育和对改善民生、社会和谐这种民族价值取向的引导,以及对人们求变求富这种普遍性价值需求的尊重。在工作导向中,要传承中国知识分子那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胸襟和“先知先觉”、“经世济民”、“修德守身”等崇高精神的追求,积极引导新一代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确立起在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去实现人生价值正逢其时的眼光和志向。立足于增进团结合作、促进发展成长,在科学管理和服务帮助中注重教育引导,使他们深感缺少这种全局眼光会痛失发展各自事业、实现人生价值的大好时机和发展空间;缺乏这种志向,人生道路往往会走得曲折而短暂。通过党的工作、政策引导和管理服务,把这一群体的诸多优势和特点汇集并融合到各地依托科技、知识和人才实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科技创新驱动战略这个交汇点上,为在推进“民富国强”新的征途上实现各自人生价值。?
  在工作中注重“细节决定成败”、点滴关爱、人性化服务、“雪中送炭”往往会使各类自主创业创新人才前进的步伐迈得更加顺畅。要善于引导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群体把他们各自掌握的科学技术和专业、技能等优势与国家及各地经济、科技、文化、社会事业发展的大势有机结合;引导实现自身价值的行为与投身各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生动实践相结合;善于把他们经济行为的趋利性和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特征与自觉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结合,在实现物质需求的基础上,提升他们的精神需求和社会需求,在追求当前需求的基础上,鼓励他们超越个人眼前利益,追求长远需求的实现,统筹实现人的物质与精神、个体与公共、眼前与长远利益需求之间的动态平衡及其相互关系之间的和谐共存、互相共赢。各地党委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为他们设计并提供在共同利益的目标导向上的价值坐标,通过社会多元创业创新主体的互动与竞合,激励他们在各自择业岗位上能为各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贡献智慧和力量。能否把握好以上这些结合点,做好“结合”这篇大文章,使之对鼓励引导这一群体健康成长起到标向性作用,对这一群体不同创业主体事业发展起到引领和促进作用,对这一群体分散的力量和人心起到汇集和凝聚作用,就成为推进新一代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的重要切入点和着力点。?
  第二,坚持通过科学管理和优化服务着力提高社会化组织程度并始终把政治引导摆在工作首位。历史前进的脚步告诉人们,任何一种社会力量、政治力量的作用和命运,都是与时代的潮流、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过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同样,作为在中国改革开放年代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中应运而生的自由择业知识分子、专业人士群体,也成了一种新的社会力量。在今后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能否始终保持旺盛的生机与活力,取决于该群体及一个一个个体对社会的作为、社会责任的担当和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同,关键在于能否把握时代脉搏,认准前进方向,不断增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这个大局下行动的自觉性和创造性。同样,现代社会民主进程告诉人们,社会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必然导致不同人群政治诉求的多样性,构成了不断推进民主政治建设进程不竭的内在动力。考虑到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群体来源多样、分布广泛、成份复杂、层次鲜明,职业岗位经常变动,思维方式独立,价值追求多样,个体素质差异较大,成长轨迹和各自事业发展的程度也不尽相同,不少人平时单打独斗地忙于生计,彼此之间缺乏有组织的沟通与联系。一些人的群体意识并不强,不少人仍处于那种职业岗位飘移或流动,思维观念行为方式离散化分布的状态,有些人受职于各类非公有制经济和社会组织中,受“聘任契约”的约束,大都处于从属的被动地位,心理上容易产生一种压抑感和失落感;一些年轻人习惯于在网络虚拟社会中交流信息、发表意见,也容易在网络信息的汪洋大海中沉浮,在政治追求多样中也会过分自信各自的判断力等等。再从经济管理学的视角,进入21世纪初的新经济时代,信息技术和经济全球化推动着我们进入一个知识、权利、市场主体及其拥有的专业技术、创新潜力更为分散的世界,一个各生产要素在跨越原有组织边界的自由流动和交换中充满竞争和创业创新的世界,也是一个只有通过互动联结,可能互补共存、包容发展的世界。?
  为此,要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充分发挥党的群众工作广泛团结人、凝聚人、引导人、服务人的政治优势,通过党的组织、作用、影响在各类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中的有效履盖,着力提高对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群体工作的社会化组织程度,为这一群体中分布在各行各业中的人群能在市场经济竞争环境中,尊重各自的意愿、发挥各自的专业、技术、管理优势,实现差异化的互动、有序发展创造必要的社会基本条件,努力做到各类人力资源、人才队伍流动到哪里,党的工作和影响渗透到哪里,党的群众工作、统战工作推进到哪里,发挥好统一战线的政治引导和服务导向功能,始终坚持把这一群体的政治引导放在首位。要注重研究并把握好这一群体的一些思想活动规律,在工作中不能挫伤他们的主体意识和创业创新精神、压抑他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的差异性特点,注重在政治方向和政治原则问题上形成更多共识。在注重教育、引导的同时,还须善于帮助、支持他们有效地开展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对一些有不同政治需求、持不同政治态度的人群,要依托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开展面对面、心贴心的交流沟通,解惑释疑,开启真诚、包容的自我教育提高之门。坚持从中国国情、党情、民情着眼,在事关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态度、政治责任等大是大非问题上,要使他们真正认同并把握住在社会主义中国“不搞多党轮流执政”、“不搞指导思想多元化”、“不搞‘三权鼎力’和‘两院制’”、“不搞联邦制”、“不搞私有化”等“五个不搞”为主要标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本质特征和政治界线,使他们充分认知“我国社会民主政治具有强大生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正确道路”。?
  同时,要鼓励、帮助他们在各行各业的执业岗位上,为“十二五”时期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保障和改善民生这条主线献计出力,凡是遵循了社会发展规律,把握住这个大局,发挥各自聪明才智,促进科学发展、顺势而为的,必然会得到党和政府的支持和社会的认可,各自追求的事业也会充满生机与前途。在统一战线的制度框架中,充分尊重他们恪守“道不同不相谋”的社会交往处世原则,尊重差异、包容多样,通过求同存异,达到“和而不同”的境界,着力把他们的人心凝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大道上来,把他们的智慧和力量汇集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中去,打牢与党和人民长期团结奋斗的思想政治基础,团结引导他们争当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使之成长为党和人民“志同道合”的挚友关系、同志关系,这是一个事关党的知识分子工作全局,事关对自由择业知识分子、专业人士群体的工作能否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的关键性问题。第三,坚持公平正义的本质导向,增强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认同度和归属感。悠悠万事,民生为先。当今,“民生问题”已成为最大的政治,“共享”被视为最基本的发展思路,“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已成为党和政府治国理政最核心的理念,能否有针对性地开展对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群体党的群众工作、统战工作,既与各工作主体能否科学分析、准确把握这一群体的基本特点、内在需求和发展趋势有关,更与党和政府能否主动关心、积极回应他们的多样化、分层次的合理需求紧密相关。必须在工作中坚持“尊重爱护、团结平等、联系沟通、管理服务”的工作导向。充分尊重他们的劳动、知识和创造,爱护他们自主择业创业的积极性;广泛团结各行各业各个层次的人士,平等对待,公正回应他们择业、创业中的各种利益问题;通过经常联系和沟通,在科学管理和优化服务中,朝着均衡、共享、包容性增长的方式和目标,鼓励、支持自由择业知识分子各自的事业健康发展,团结引导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群体健康成长。?
  社会的公平正义能让人们对现实社会给予更多的理解和认同。应考虑到现行人事管理体制的制度束缚带来体制内与体制外两类知识分子群体一些具体政策规定和社会公共服务、社会保障上存在差异的实际情况。从全局和发展的视角看,在公有制组织中工作的知识分子、专业人士与在市场竞争中自由择业、创业并在各类非公有制经济和社会组织中执业的管理、技术人员,本应是两种身份相互转换、专业相互合作交流、人脉相互融通交叠的当代中国知识分子队伍的一个整体,但至今在各地仍然存在着两种不同标准、不同待遇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标准,引发各类自由择业知识分子、专业人士深层次的心理失落感,在诸多实际存在的不平等感的负面影响下,加深了一些人群思想观念上的边缘化、行为中的离散化以及对社会公共政治的淡漠化。在当前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新的实践中,各级党委和政府应主动关心、积极回应这一群体对社会公平正义的种种期盼,找准经济社会发展与社会公平的契合点,着力维护市场竞争的原则,不断规范市场诚信运行秩序,维护好他们在市场交换中的各项合法权益。在贯彻实施科教与人才兴国战略,依托各类人才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中,不仅要促进各类公共资源的均衡配置和各类生产要素的自由、有序、优化流动,而且要因地制宜积极创造条件,通过深化配套改革、致力于构建以体现公民基本权利平等、发展机会公平、竞争规则公平、社会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率先在自由择业知识分子、专业人士群体中早日实现社会公共服务和社会基本保障均衡化,并在尊重人才、团结人才、引进人才、使用人才中,要搭建各种平台,畅通他们反映诉求的表达渠道,妥善处理解决他们所关心的医疗、住房、子女受教育、职称评定晋升、表彰奖励、知识更新培训乃至诸如申请驾照、公积金提留、车辆入户等等具体利益问题,在生产与生活的各个环节能一视同仁地享有当地的“市民待遇”和落实知识分子、专业人士各项政策的公平待遇。?
  统一战线要怀着对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群体的尊重和情谊,认真履行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协调关系、化解矛盾、民主监督、维护统一战线成员合法权益等各项职能,努力营造在政策上、社会治理规则上公平正义的环境,使党和政府“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和人文关爱精神渗透到党的群众工作的各个环节中去,使社会主义制度公平正义的阳光一丝一缕地在他们一个一个人身上得到照射,在这个群体中一片一片地得到汇集和显示,以此来更加有说服力地增强他们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认同度和归属感,消除他们自由择业、自主创新中的后顾之忧,增强在风险社会中的安全意识,激发他们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主动性,这也就成为衡量党对自由择业知识分子工作能否取得实效、发挥应有导向作用的一个重要课题。
  
  编辑:壬 古

标签:择业 知识分子 有效途径 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