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大学生 > 学习 > 正文

浅谈心理暗示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心理暗示

时间:2019-01-15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亚里士多德说过一句非常深刻的话“教育的根须是苦的,而教育的果实却是甜的。”对于小学语文老师来说,要成功地实现这种苦与甜的转化绝非易事,除了事业心和责任感之外,小学语文老师更要讲究用心奉献的技巧――心理暗示。“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心理暗示作为教学的一种有效的辅助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只要教师做有心人,正确、灵活地运用心理暗示,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激发起学生的无意识心理活动,就一定会收到“润物无声”的教学效果。
  一、 心理暗示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心理暗示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心理现象,它是人或环境以自然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个体无意中接受这种信息,从而做出相应反应的一种心理现象。心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暗示是人类最简单、最典型的条件反射。每个人都会接受不同方式的心理暗示,尤其依赖性较强的小学生,更容易受到心理暗示的影响。由于心理暗示能对人产生积极影响,因此,作为教师不仅要了解心理暗示的应用原理,更应该积极的将其应用到课堂及课后实践中,上述实验便是最佳例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心理暗示,通过转变学生的内在需求和激发学生的心理潜力,不但可以有效减轻学生在课堂上的心理负担,而且可以达到快速、优质地传递教学信息的目的。
  二、 心理暗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心理暗示的作用,需要老师创造条件:融洽的师生关系,轻松的课堂气氛,渊博的知识,精心设计,持之以恒的精神等,同时还要谨记马卡连科的名言“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用缩小镜看学生的缺点。
  1. 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畏难情绪时
  以笔者本人为例,当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畏难情绪时,我会“曲线救国”,分部地让学生完成,挖掘他们的潜力,让他们慢慢产生自信。如诗歌、散文的朗诵,我先下载配乐朗诵,让学生在美的旋律中感受语言的韵味,使他们产生试一试的念头。两遍下来,学生几乎都兴致高昂,欲与名家试比高,此时再加上适时的评点、表扬更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是一大难题,不少学生对写作有一种畏难心理,有些学生语言基本功太差,话都说不通;还有些学生写作时无话可说,三言两语文章长不了。针对第一种学生,我主要采取面批的方法,由浅入深:首先我读他听,看他听懂了没有,接下来让他找出句子的主干并检查搭配是否得当,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让他将有语病的句子修改重述。针对第二种学生,我化难为易:我要求他们先扩句,把一句扩成一段。如下雨了,要求他们用眼观察,用耳倾听,用心思考,用手触摸,用舌品尝,然后将感受写下来,让他们觉得写作文不是什么很难的事情。对这两类学生我也允许他们模仿佳作写,批改时即便是抄的,只要是优秀的习作也给予鼓励:你喜欢这样的文章,证明你有较高的欣赏能力……。时间一长,学生看的书多了,再加上老师批改时既不挑剔又认真还用爱心写批语多鼓励,渐渐地学生不再怕写,文章写通基本没问题。面对这些情况,老师只有将内容化难为易、训练时由浅入深并运用理解、期待、赏识等良性心理暗示的方式,才能唤起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
  2. 部分学生恶习难改时
  我会让他们在比较中知错、改错。比如有些学生作业马虎,我会采取这样的措施:一是以毒攻毒,批语写得龙飞凤舞,如医生的药方。二让这样的学生帮忙批改类己的作业,或让他同时批改自己的和最整洁的作业。学生往往会在比较中找差距,自我意识,自我改正。
  3. 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
  我一般不会指名道姓,而是突然提出一个与授课无关但与语文有关的问题。如“纸上谈兵”指谁?类似的成语还有哪些?它们的反义词有哪些?当不专心的是个别时,我会请他帮个忙:或擦黑板、或拿盒粉笔……。当学生对某些问题的争论无休无止扯得远时,我不会大声维持秩序,而是停止讲课,以静制动,静静地看着他们,直到他们意识到什么,渐渐安静下来。面对这些情况,老师顾及学生的自尊心很有必要。实践证明:自我觉悟比强制执行更有效。
  4. 面对成绩特差的学生时
  我尽量减少马太效应的发生(马太效应是这样一个故事:“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同他所有的也要夺过去”)。在差生的身上我总是倾注更多的关爱。我会在批语中对他们说:“我很在乎你们,你可不能忽视自己。”,“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成绩不如意不代表你其他方面不行。”,“努力的过程就是一切,但放弃肯定是失败。”
  三、 结束语
  心理暗示的实质是赏识、期待。林肯说过:“每个人都希望得到赞美。”老师对学生的赞扬和期待,将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乃至成长产生巨大的作用。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心理暗示所能产生的积极作用,并将其应用到课堂及课后教学实践中,理解并掌握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语文学习能力的构成与发展、语文知识技能的学习心理及学习过程的特点和规律等,在教学中适时地将倾注爱心和热情、寄予热切希望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个动作传输给学生,将会激发学生各方面的潜能,使学生步步走向成功。
  参考文献:
  [1] 邹明.积极心理暗示对学生的作用.教育科研论坛,2007,(03):58―59.
  [2] 谢莹.谈心理暗示.教育艺术,2006,(11):68―69.
  [3] 刘淑韫.浅谈心理暗示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化学教学,2003,(1) :34―35.
  [4] 杨倩.略论小学低年级教学中的心理暗示.学术交流,2000,(5) :150―151.
  [5] 张伟.略论现代课堂教学中的心理暗示.中国教育学刊,2000,(01):32―34.
  [6] 杨春生.也谈心理暗示教育.班主任之友,2003,(10):86.
  (陈妮鸽 陕西省咸阳市实验小学 712000)

标签:浅谈 小学语文 心理暗示 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