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乘方的案例分析】有理数的乘方

时间:2019-01-16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为进一步指导和改进课前备课至整个课堂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料依据,不断把教学水平提高到新阶段,对有理数乘方(1)从三个方面做案例分析,目的是通过分析改进备课,促进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使学生能达到新课程标准。
  一、 从情景创设到概念的形成
  折纸问题:有一张0.1毫米的纸,你能将它连续对折20次?如果能,那么对折20次后会有多厚?如果一层住宅楼高3米,那么有多少层楼高?
  点拨:对折20次有2×2×2…×2层纸,总厚度为2??20? ×0.1mm
  解:一般情况下办不到,假设能办到
  那么对折20次后,纸的总厚度为2??20? ×0.1mm=104857.6mm
  104.8576÷3=35层 所以约有35层楼高
  紧接着做一做选用,一根一米长的小木棒,第一次截去一半,第二次截去剩下的一半,如此下去,第六次后剩下的小木棒是多少米?
  点拨:第六次截去剩下的小木棒有 12×12×12×12×12×12=(12)??6? = 164 这样,让学生感受到当底数大于1时乘方运算的结果增长速度之快,同时也感受到当底数大于0小于1时,乘方结果下降速度之快,显然这样书写不方便,且容易丢写错写,在社会和科学的实践中,人们通常是寻找一种既简洁又美观的表达形式。 以上式子都是求相同因数积的运算,我们把这种具有特殊形式的乘法运算赋予一个新的名称,即乘方
  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叙述乘方的意义。
  求叫乘方,乘方的运算结果叫幂。
  对乘方家庭成员的识别,a??n?其中相同因数a叫底数,相同因数个数n叫指数,读作a的n次方或a的n次幂。
  这两个概念许多学生模糊不清,若当2??10?读作2的10次方时,则将其看做是一种运算,若当2??10?读作 2的10次幂时,则将其看做是一个结果。
  二、 从巩固概念到乘方的计算
  让学生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注意“练习一题,带动一串”
  ① (-6)??2?底数是 ,指数是 ,表示
  ② -5??2?的底数是 ,指数是 ,表示
  ③ (-13)??4?底数是 。指数是 ,表示
  ④ 11??5?表示()?
  (A) 11个5相乘(B) 11乘5(C) 5个11相乘(D) 5个11相加
  对于P46页的有理数乘方的运算,注意“精选一题,代表一类”
  如计算① 2??6?时,班级中有10%的学生写成6×2=12,错误理解乘方的意义
  ② ( -3)??4?时,班级中有15%的学生写成-3×-3×-3×-3符号打架了,有10%的学生写成-3×3×3×3,底数识别不清,有8%写成(-3)×(-3)×(-3)×(-3)=-81,有理数乘法法则记不清,正确的是(-3)×(-3)×(-3)×?(-3)?=+(3×3×3×3)=81
  建议这里还可以添一道题:-3??4?,有15%的学生读作负3的4次方,负3的4次方的相反数,应读作:负的3的4次方或3的4次方的相反数。(-3??4?)也是本节的难点。
  三、 从有理数乘方的法则到拓展与小结
  见P47页想一想(-1)??100?,(-1)??7?是正数还是负数?
  应增添(-1)??2010? 、 (-1)??2011?
  由上述可发现有理数乘方的符号法则:
  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负数的奇数次幂是负数,偶数次幂是正数,
  0的正整数次幂是0。
  快速抢答:下列各数是正数还是负数?并说出结果:
  (-5)??2? (-12)??3? (-13)??4? -5??3? 0.1??2? -1??8?
  思维拓展 ① 计算: (112)??3?
  有50%的学生写成: (112)??3?=1??3?×(12)??3?=1×18=18
  正确的应写成:?(112)??3?=(32)??3?=278
  ② 已知|x-3?+(y+2)??6?=0,求y??x?的值
  点拨:先根据已知条件求出x, y,再求出y??x?的值。
  然而本题有70%的学生对于求x , y 无从下手。
  正确的解法:∵|x-3|与(y+2)??6?都是非负数
  ∴|x-3|≥0 (y+2)??6? ≥0
  又∵|x-3?+(y+2)??6?=0
  ∴x-3=0且y+2=0
  ∴x=3 y=-2
  ∴y??x? =(-2)??3?=-8
  课堂小结:?
  ① 乘方运算是一种特殊的乘法运算
  ② 乘方家庭成员里,底数、指数要分清
  ③ 乘方底数是负数或分数需加括号,牢记在心
  ④ 乘方公园(见P46―47页)有四盘花,花色不同果不一
  ⑤ 乘方公园美景多,赏景过后又发现。
  总之:“功在课前,效在课上”,我们只要用精湛、巧妙的引题艺术,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能把学生引入悬念的情景中,从而对学习新的内容产生强烈的好奇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李耀春 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永宁中学 211800)
  

标签:乘方 有理数 案例分析